有时候选择真的大于努力!清华北大近半学生,竟不是通过高考进去的!

  即将到来的6月7日,8日两天,是全国高考日。考上北大、清华是很多学子的梦想。

  可是,你知道吗?清华北大近半学生,都不是高考进去的。

  清华北大有将近一半的学生,都不是直接通过高考进去的。如果去掉港澳台和外国学生,这些不需要参加高考的生源,比例更是出奇的高。

  清华北大2020年录取人数分别是3860人和3390人,其中清华大学内地3500人、港澳台60人、留学生300人,北京大学是2818人、76人、496人。

  清华北大有哪些特殊的录取途径呢?一共有七项,分别是强基计划、自强/筑梦计划、国家贫困专项、保送生、艺术生、体育生和数学英才班。

  其中,招生人数最多的是强基计划,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是939人和842人,招生人数最少的是艺术生计划,清华20人,北大23人。

  把以上这些数字加在一起,除以2020年清华北大的新生总数,就会得到下面这个结果。如果算上港澳台和外国学生,清华的特殊渠道录取比例是44.2%,北大是42.2%。如果去掉这部分人,清华的特殊渠道录取比例高达48.7%,北大高达50.8%。

  当然,这七个特殊途径里,有的比直接参加高考难,有的比直接参加高考简单,像里面招生人数最多的强基计划,看起来似乎是一条通向名校的捷径,因为就在去年除了清华包括北大在内的其他35所学校竟然都没招满。

  虽然清华北大有将近一半的学生都不是直接通过高考进去的,但是他们可以不能自由选择专业,只能限定专业。

  没有参加这些特殊的录取途径的优秀高三学子,可以在平时认真复习备考,调整好心态,在高考正常或者超常发挥,一样能被清华北大录取。

  此外,高考成绩足够好,清华北大专业可以随便挑,比如北大的光华管理学院和清华的经管学院和智班姚班。


  北大清华渐渐走下神坛

  一切得从“陈秀野”开始说起。

  这位北京2005年的高考状元,没有像之前二十几年的“北京状元”们那样,选择北大或清华,而是选择了香港科技大学。一石激起千层浪,普通家长们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北大和清华并不是唯一的选择!于是,接连几年,北京的高考状元全部被港校录取。


  2005年北京高考状元陈秀野,港科大毕业后到哈佛读博士。

  恢复高考以来一直高高在上的北大清华,猝不及防地被港校打了个措手不及。之后,北大清华开始在录取时争先恐后地“掐尖”,唯恐状元被其他学校抢走。到了2015年,北大清华的招生老师在多个省份公开了矛盾。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如果北大清华不主动走下“神坛”,其生源质量会严重下滑。

  但,就算录取到了“状元”,就意味着招到了中国最优秀的学生吗?

  港校之所以要用全额奖学金吸引内地优秀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香港本地的优秀生源是不会在香港读大学的,他们的目标是哈佛耶鲁等美英国家的国际名校。看清楚了这一点的北京家长,也和香港家长保持了一致。在放弃北大清华之后,他们也开始放弃了港校。


  2017年,实验中学国际部的3名同学被哈佛大学录取

  投票,用脚开始。

  人大附中、北京四中、十一学校、实验中学等北京最知名的高中开始“被迫”出现“国际班”。为什么说是“被迫”呢?因为这些本来以高考成绩闻名京城的牛校,他们的很多学生目标非常明确地放弃高考而选择出国了。

  最开始的时候,只是个别学生,后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这一队伍。学校优质生源不保,只好设置“国际班”。而近两年,因为国际部太火热,这些学校国际部的中考分数线,已经至少和普通班持平。

  2017年,北师大实验中学的3名同学同时被哈佛大学录取;今年,人大附中又有一位女生收到了哈佛的offer。不仅是哈佛,其他世界知名的高校,这几年来纷纷向中国学生抛来了橄榄枝。


  好学生瞄准国外名校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显示,当年中国高中生出国留学的热度持续,高中生选择出国留学就读高中或者本科的比例明显增加,低龄留学加剧导致国内高校优秀生源流失。

  根据2015年对北京9所知名中学国际班的调查,大部分学校仅国际班学生数量就占总生源数量的2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3以上。这意味着仅确定出国的学生比例就高达30%,这还未包括在普通班就读最后选择出国的学生。

  看看蓝皮书中这几个牛校的数字吧,绝对吓你一跳!

  十一学校:国际班招生规模为230人,普通班规模为399人,国际班学生占到总生源的36.6%。

  人大附中:国际班的招生规模为300人,普通班招生规模为548人,国际班学生占35.4%。

  北大附中:国际班比例占21.6%

  一零一中学:国际班学生占比20.3%

  北京二中:国际班学生占比19.1%……

  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公立学校优秀学生选择国际班就读!为什么呢?因为对于这些学生而言,国外名校才是他们心中的目标。

  2015年,北京市的高考状元首次出现在“普通班”,而不是尖子生聚集的“实验班”。连状元自己接受采访时都说自己是“学渣”。这一方面是状元的自谦之语,另一方面也表明,实验班的“学霸”们可能压根儿就没有参加高考。

  不仅是公立校国际班,最近几年,北京的国际学校也越来越火爆。这些学校的生源,从十几年前的普通学生,变成了越来越多的优秀生。学校的出口,也越来越好。美国藤校、剑桥牛津,越来越多的名校offer向这些学校袭来。

  2017中国留学生60.84万人

  根据教育部公布,2016年的出国留学总人数为54.45万人。而2017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大关,达60.84万人,同比增长11.74%。

  每年几十万的出国留学人员,他们中能有多少留在国外?根据数据,八成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

  假如你的孩子今年6岁刚要上小学,16年后,当他大学毕业时,就算出国留学人数每年保持不变,那他也要面对16×60万=960万的各种留学人员。这其中,还有相当多的毕业于英美牛校的毕业生。孩子未来的就业压力和职场压力,比我们这一代,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

  国外名校毕业生越来越多

  下面这张图是哈佛大学公布的2014-2015年国际学生数量:

  从表格中可以明确看出,2014-2015学年,在哈佛大学读研究生的大陆学生达到731人、本科生41人。在哈佛的国际学生数中,中国位居第一。

  而这一数字的增强曲线,却并不是“平稳增长”的。其实直到1997年,包括本科生与研究生在内,哈佛大学的在校中国大陆留学生不过165名。但从1998年开始,哈佛大学中的大陆学生从176人猛增到2002年的337人,再到2007年的400人、2011年的548人,逐年递增。

  不仅是哈佛,2017年,美国8所常青藤盟校在中国录取了200名左右的新生。而其他美国的著名大学,中国学生人数更多。以南加州大学为例,2014年,这所全美排名前30的学校拥有中国大陆留学生3600名、台湾留学生400名、香港留学生125名。三者的总数在该校8500名国际学生中占比近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