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崩溃,往往在偶然之间
Casually
2024-09-20
show 10496 reply 0
在伦敦市场崩盘后,橡胶股票狂跌,投资者们跳楼的跳楼,跑路的跑路。上海道台蔡乃煌赶紧跑到南京去找两江总督张人骏、江苏巡抚程德全,就政府救市。张人骏一听这事,马不停蹄转奏在北京,紧接着宣统皇帝允许上海可向外国银行紧急借款。那时候谁敢随便跟外国谈钱?小心给你扣上卖国贼的帽子。允许之下蔡乃煌与9家外资银行订立《上海道三百五十万两借款合同》,由上海道担保借贷,年息4厘,分6年偿还。蔡乃煌另拨上海官银300万两,存放于源丰润和义善源,希望两巨头能不倒,等股市回春。有人得到了美国的庇护,有人就加入了外国国籍,让抓人难度系数直接提升。但不管怎么着,局面还真稳住了,只要能撑过去,大清还能再续命几年。蔡乃煌又给北京写信,想让北京那边再给点钱用来还赔款。都怪蔡乃煌人品不太好,捞钱经常吃独食,所以平日里没少得罪人。政敌们显然还没看到/不在意股灾带来的破坏力,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对主张救市的蔡乃煌等人借此机会进行打击。譬如,就有人说蔡乃煌是用借救市场为理由,要挟政府。清政府一听,这可了得,蔡乃煌你这是想造反,立马就把官位给撸了;而清政府更怕还不上钱得罪列强,于是要求蔡乃煌两个月内将所有经手款项缴清。蔡乃煌经手的款项有625万两白银之多,拿不出来,所以向满清政府申请延缓交付;自然,蔡乃煌的政敌们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继续向上弹劾蔡乃煌用钱威胁朝廷,不顾朝廷颜面,拖付“庚款”。看到上海钱庄的资金链断裂,外国银行为了避免自身损失,拒收源丰润及名下钱庄的庄票并催收贷款。款项被提及资金周转不灵,源丰润只好宣告清产,亏欠公私款项达2000多万两。义善源也好不到哪里去,总经理是李经楚—李鸿章的侄子。为了让义善源开下去,李经楚以公谋私,用资产做抵押,从交通银行借钱保障义善源的资金流转。咱们之前说过的邮电大臣,就是搞东南互保的盛宣怀,这时候还想着打击政敌—开始查交通银行的账。这一查不要紧,李经楚就得还交通银行的借款了,还完之后义善源账面上现金只有7000两。上海91家钱庄倒闭了53%,南京、镇江、扬州、杭州、宁波,民族资本金融机构全部倒闭,天津大大小小的银号也因为现银短缺歇业倒闭。此时,上海的上市橡胶公司大部分还在正常营业—平日里没少给自己的股东开会,告诉大家只要稳住一定能赢。韭菜们也不傻啊,一年后股票价格就跌到裤衩都不剩啦。湖南广东广州也都跟四川一样,让老百姓成为铁路的原始股东,实际上收了多年前根本没修几里路,集资款大量被挪用、贪污。实施铁路国有化,同时对之前商办的铁路政策进行清算。譬如,云南贵州等偏远的省份,自身经济薄弱,有钱人少,老百姓本身也没几个钱,想商办也商办不起来,不如让国家来修铁路,老百姓也放心安心。因为这几个省份,已投钱修路了,现在提出来国有化—这不是摘桃子吗?湖南湖北这两个地方商办铁路公司的股票亏损不大,所以就用国家保利股票等额换取;广东商办铁路公司亏损过多,按照六成有利股票+四成无利股票来赎买。到了四川,就不一样了,350万白银炒股被亏完了啊,这笔账谁认啊?清政府表示:反正我不认,要换只能换实际上用于铁路建设的股款。于是,川汉铁路公司在成都召集股东和各团体开会,一致决定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拼死“保路”,坚决不铁路国有化。为推进铁路国有化,推进修铁路进程,顺便从修铁路里搞点钱,盛宣怀就代表清政府跟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签了条约:跟外国银行借钱和工程师,并要求修铁路得优先从自己手下的汉阳刚铁厂用材料。铁路国有化,向洋人借款修路,让洋人工程师,这是赤裸的卖国行为,要坚决抵制。一般的官员和老百姓哪知道钱是被上层炒股给赔光了呢,都认为搞铁路国有化是卖国。就是在爱国情怀的加持下,四川各个州县成立了同样的保路会,呼吁商人罢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不交粮不交税。清政府就派赵尔丰继任四川总督,解决四川「刁民」问题。赵尔丰控制住保路会几个关键人物后,成都老百姓不干了,冲到了总督衙门,要求释放被控制的人员。赵尔丰允许士兵开枪,对老百姓武力镇压,制造了成都血案。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几个有点势力的地方人物打败了清军,割据为王搞独立。清政府一见这情形,又赶紧调端方率湖北新军来川镇压。
評論
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