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乱华被说成少数民族南下。。。
说出来您可能不信,我姓少数
2017-07-27 花近楼 汉风汉茗
看到这条微博,虽然天气炎热,我却感觉到透骨的冷。
“五胡乱华”作为一个历史时期,是早就盖棺定论的,现在为了所谓的和谐,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硬生生要求将“五胡乱华”改成“少数民族南下”。
五胡乱华时期,羯胡暴孽,残害汉民。羯胡石勒为使胡人人口超过汉人人口,北方汉人被大量屠杀。石勒规定汉人被称作“奴仆下才”的同时,不可以称呼羯族等胡人为“胡人”,必须称为“国人”,违者斩。
周星星有句经典台词“你拿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今天这事更是匪夷所思,拿着羯胡政权的民族歧视观点来限制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我们的公众号在去年十二月曾经发过一篇《以史为鉴——五胡乱华中那些异族的最后下场》,“五胡乱华”的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羌、氐,其中以匈奴、鲜卑、羯这三帮孙子最为凶恶。
匈奴、鲜卑、羯这三群野兽,不仅仅烧杀抢掠,甚至吃人,而且是大规模吃人,把汉人当成军粮。
西晋在中原的2000万汉人,到冉闵灭羯赵,汉人剩下不到400万。
今天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根本无法想像“五胡乱华”时期的血腥与残暴以及我们汉族先民所蒙受的苦难。
所幸,天道好还,报应不爽,倒行逆施的报应就是灭族。
为了表面的和谐,不惜将屠夫白彦虎洗白,不惜将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等推落尘埃,不惜将“五胡乱华”这一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进行淡化美化,一味的自我欺骗,自我逃避,自我麻醉,这种表面的和谐将化成巴掌狠狠滴扇在脸上。
问题和危机从来不会因为你的美化和淡化而不存在,它只会愈演愈烈,直到不可收拾。
以史为鉴,资治通鉴所言:“汉、魏以来,羌、胡、鲜卑降者,多处之塞内诸郡。其后数因忿恨,杀害长吏,渐为民患。”。
侍御史西河郭钦上疏:“戎狄强犷,历古为患。魏初民少,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内及京兆、魏郡、弘农,往往有之。今虽服从,若百年之后有风尘之警,胡骑自平阳、上党不三日而至孟津,北地、西河、太原、冯翊、安定、上郡尽为狄庭矣。宜及平吴之威,谋臣猛将之略,渐徒内郡杂胡于边地,峻四夷出入之防,明先王荒服之制,此万世之长策也。”
西晋朝廷视若罔闻,沉醉在虚假的和谐中。
太子洗马陈留江统,认为这些异族迟早会乱我中华,应该早早将其迁出,写了《徙戎论》警告朝廷:“夫夷、蛮、戎、狄,地在要荒。其性气贪婪,凶悍不仁。四夷之中,戎、狄为甚,弱则畏服,强则侵叛。当其强也,以汉高祖困于白登、孝文军于霸上,及其弱也,以元、成之微而单于入朝。此其已然之效也。是以有道之君牧夷、狄也,惟以待之有备,御之有常,虽稽颡执贽而边城不弛固守,强暴为寇而兵甲不加远征,期令境内获安,疆场不侵而已。”
西晋朝廷依旧视若罔闻,沉醉在虚假的和谐中。
结果,不到十年即发生五胡乱华,流血漂橹。
固然,西晋不能和当前相提并论,但道理是相同的。
默大妈酿成了巨大的难民危机,却被纽约时报标榜吹捧为“伟大领袖”;难民为祸日烈,却在政治正确的遮羞布下逍遥法外。
过去淡化同治回乱,主流媒体鸦雀无声,按照这个逻辑演化到今天,终于现在祭起了已经腐朽了一千多年羯赵民族歧视骸骨,开始淡化起五胡乱华了。
这棋局,果然用意深远!
小编姓胡,我在想,会不会在不久的以后,出现这样的场景:
路人:您贵姓?
小编:说出来您可能不信,我姓少数。
一个人自我欺骗,那么这个人必然失败。
一个企业自我欺骗,那么这个企业必然破产。
一个民族自我欺骗,那么这个民族必然没落。
枪毙那个告诉你灾难的传令兵,并不能阻止灾难的发生;掩耳盗铃,铃还是会响,终有一天,会是警铃大作。
忘记历史,等同背叛。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4NDU2NTQyNA==&mid=2247484280&idx=1&sn=95be7eb5022de734a64e1e3bb64fbd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