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儿”现象始终是拉丁美洲的伤痛,美国也将步其后尘,希望我们吸取教训、保持族群单一性
正气歌声
2023-02-19
show 3657 reply 0
![]()
拉美如今可以说是乱象丛生,越来越高的犯罪率和失业率,经济濒临崩溃,这样的现象没有丝毫好转的迹象。拉美诸国中,阿根廷可以说是一个另类,虽然也是移民国家,但在其建国过程之中,阿根廷采取“以白释黑”、“以白释土”的策略,以欧洲白种人移民及其后代不断稀释黑人、印第安土著,从而达到“净化”目的。今天的阿根廷人就比较“白”,欧洲白种人血统或欧洲血统为主的竟达97%,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中白人比例最高的国家。
(阿根廷国家队没有黑人,美国媒体为此还批评了阿根廷)
当然,大多数拉美国家还是以“多元文化”为主,最具代表性的是巴西,当然还有秘鲁、哥伦比亚、巴拉圭、智利等国。相比而言,阿根廷在拉美国家是经济比较先进,尤其社会治安最好的一个。这与其种族单一化,特别是以发达欧洲白人为主的立国宗旨有关。虽然近年来,阿根廷的经济有所下降,但底子仍在,只要策略得当,阿根廷依然能够恢复活力。所以,我们要吸取拉美的经验和教训,我国决不能搞种族多元化,如果肉食者们学唐明皇沽名钓誉,那最终会被全社会所抛弃。或许有人会说,美国也是多元化国家,而且还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多元化没什么不好。其实,美国的强大与其核心文明群体欧洲白种人,尤其是基督教白种人有直接关系,与其他有色人种和其他文明关系不大。美国的崛起和强大之时,恰恰是在白人基督教群体体居于主导地位的时刻,那时的美国白人占比高达90%以上,可以说是一个单一种群国家。
美国的种族多元化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至今,仍在继续。可以说,美国种族多元化的这个过程可以说是其国力盛极而衰,由鼎盛而缓慢下降的这一过程。而且,今天美国的种族多元化只能说是自己祖先没玩好,南北战争是一个国运的转折点。当时的林肯总统原本打算解放黑奴,再把黑奴安置到非洲去,他认为这样不管对于白人还是黑人来说,都是最为妥当的安排。可惜,林肯不久就被刺杀,而且美国是以两党为主的多党竞选体制,所以政策的延续性很难一以贯之。毕竟,大规模遣返一个六百万(南北战争结束时美国黑人人口规模)的群体是一项耗时、耗财、消耗精力的工程。作为一个新的当选总统,谁不想在四年最多八年的任期内做出一番政绩。没事找事地去遣返黑奴,花那么多钱,真是费力不讨好。而与此相反,如若让获得自由的黑人在南方继续当棉农摘棉花或到北方的血汗工厂里接受被榨取被剥削这真是一本万利的好事儿。显然,资本家和农场场主没有放着利益不赚的道理,他们绝不会有动力去推动遣返黑奴回非洲。当年辛辛苦苦从非洲抓来的劳动力凭啥再放回去?而美国政府又代表着各种大大小小资本家或农场主的利益,所以他们花美国纳税人的钱去遣返黑人是不可能的。除非,能提出这个遣返黑奴动议的领导人是林肯这样众望所归的人。但历史的偶然性终结了这种可能,林肯很快就被刺杀。
即便林肯在世,遣返数百万黑人回非洲,没有一个三十年的长期运做怕是很难。试问,美国体制下哪个领导人有这么长的任期呢?而且,美国政党交替执政,在野党为了反对而反对。在遣返黑人问题上执政党与在野党不会达成一致。让美帝达成一致的只可能是反共问题,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议题会形成高度共识。美国的教训告诉我们,遣返黑人、非法入境的移民必须形成社会共识,不给各种圣母们发声的社会空间。而且,为政者必须得是政治家而不是政客。政治家要有社会担当,不惜一时名誉的褒贬,比如说邻国缅甸的昂山素季就是一个担当的女政治家,虽然头顶西方光环的诺贝尔人权获得者,但在遣返罗兴亚穆斯林上绝不手软。
美国教训警示我们:民主体制下,政策稳定性不易延续,特朗普对待非法移民一个态度,拜登新上台又一个态度。所以,对于黑人和非法移民要利用时间窗口,抓紧有利时间尽快毫不客气地遣返,尽可能多地遣返。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的国运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开始盛极而衰,那个年代女权运动,黑人平权运动,反战活动如火如荼,而美国的多元化政治精神也只能不断迁就他们。族群的多元化,让整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无法形成合力,在一些关键问题上采取绥靖主义的策略,最终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运。如今美国的白种人从上世纪60年代的80%下滑到今天的60%,到本世纪中叶甚至可能第一次出现白种人为有色人种反超。
美国很可能会异化成为一个超大号的拉丁美洲国家,巴西(而不是阿根廷)就是她的未来。当然,也不排除最终分崩离析的命运,一旦主体族群的比例下降到一个临界点,国家分裂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