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会”神秘大佬:曾帮柳传志侵吞国资,卢志强的泛海帝国深陷千亿债务危机
有著名金融专家指出:如果房地产商们纷纷倒下,受害最深的其实不是银行,而是信托,因为信托是房地产的大金主。信托业的雪崩可能才刚刚开始……
泛海首当其冲!
这段时间,联想大佬柳传志正在迅速滑向身败名裂的深渊,而当初帮他充当“中转站”,转移侵吞国有资产的的老朋友卢志强,也面临着深刻的危机。
这位曾经掌控2600亿资产,藏在王健林、柳传志背后的资本操纵者:卢志强,如今也到了风雨飘摇的境地!
11月21日,在所持的民生控股股权即将拍卖前夕,中国泛海及时履行了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债务,法院撤回了股权的司法拍卖。
但很多资产没有保住。
10月底,泛海控股美元债违约,卢志强痛失旧金山抵押物。当年,该项目被大肆宣传为“旧金山第二高楼”,卢号称计划投入30亿美元。
截至2021年底,该项目还存在105亿元的资金缺口。卢老板深陷债务泥沼,委实难以负担。
出售的不仅只有高楼。
民生信托为泛海系的重要金融平台,长期为大小房企输血,今年来,房企偿债能力减弱,加剧了它的困境。
债务到期、融资能力退化,卢志强的泛海系帝国,正有分崩离析的风险。
出海项目凋零
雄心勃勃的“出海”计划夭折,最能代表卢志强眼下的困境。
10月末,泛海控股发了一纸公告称,境外附属公司有两笔债务违约,本金余额共计25.65亿港元。
一笔票据的本金余额为13.96亿港元,另一笔约11.69亿港元,卢志强的大手笔——旧金山项目,现在沦为主要的抵押物。
联想控股旗下的弘毅投资,去年拟以12亿美元(约人民币85亿元)接盘该项目,后因为疫情阻碍尽职调查,中止交易,没能帮上忙。
海外“买买买”,一度是富豪圈的风尚。(王健林也是因此惹恼高层,从此一蹶不振,跌下首富宝座)
而今,民生信托踩雷。
在地产业的严寒中,卢志强的金融帝国也日显孱弱。
民生信托是泛海系三大核心金融资产之一,也是诸多大小房企背后的“金主”。
靠非标融资手段加杠杆,阳光城前几年跻身千亿房企,民生信托是其重要的资方。
2019年,阳光城集团与民生信托达成200亿元的战略合作。
如今,阳光城已陷流动性困境,不得不寻求债务展期。
去年起,民生信托的多个产品陷入麻烦——金凰珠宝百亿假黄金、新华联债券逾期、中建五局虚假合同、汉能集团、凯迪生态、*ST恒康、汇源果汁……
2020年,民生信托归母净亏损3.9亿元,同比下滑143.33%;泛海控股为之计提减值损失超过25亿元。
今年以来,房企偿债能力减弱,多家合作房企陷入流动性困境,坏消息此起彼伏。
10月,地产公司荣盛控股被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约6.82亿元,执行程序由民生信托提起。
佳兆业的债务风波,民生信托也卷入其中。
卢志强在民生信托的控制权,也在稀释。3个月前,他向洋河股份转让了民生信托约5.95%的股权。
大笔资产抛售
2009年,泛海集团曾宣布以27.55亿元价格受让联想控股29%的股权。天眼查显示,目前,中泛控股仍持有联想控股16.98%的股权,为第四大股东。
截至7月,泛海控股的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包括实控人卢志强、泛海能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持股质押率超过80%。
截至2020年底,泛海控股的负债高达1460亿元,单单短期借款以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性负债,即达500亿元!
中国泛海负债高达2363.29亿元,其中流动负债为1846.9亿元,而货币资金不足230亿元。
财务恶化,多家评级机构下调评级,雪上加霜。
为填上债务窟窿,卢志强加速抛售资产。
近两年间,泛海控股接连抛售了北京、上海和武汉的大部分地产项目,包括著名的北京泛海国际居住区1号地项目和上海董家渡项目。
2020年9月以来,泛海控股两次转让民生证券的股权,获得超66亿元资金,其对民生证券持股比例降至约31.03%。
上半年,泛海还将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出售给美国黑石,作价13亿美元;泛海控股以约22亿元的对价,向融创出售了杭州钓鱼台酒店、杭州民生金融中心等。
卢志强的个人存款,也被拿出来还债了。7月,卢本人被北京市二中院强制还款执行49.99亿元。
卢志强,默默牵动王健林与柳传志两大集团的命脉。他与万达、联想有深刻的渊源纠葛。
在房地产界,卢志强一直是神秘的人物。在企业经营、资本运作、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表现出了丰富多彩的手法和个性的卢志强,在房地产行业里却是一个低调的几乎有点“隐形”的老总。
在浮躁的房地产界,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并不显山露水;在耀眼的财富排行榜上,卢志强连年居高不下,却从未就此炒作。
单从控股上市公司数量来说,卢志强拥有比华人首富李嘉诚拥有更庞大的商业体系。
卢志强通过参股方式介入数十家金融机构,构建起一个包含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期货、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在内的完整金融版图。
在万达转型的过程中间如影随形,卢志强给了王健林很大的帮助,在万达做股改的时候卢志强也投入了大笔的资金成为万达集团的大股东,王健林在万达商业香港上市时,在致辞中特别感谢了卢志强。
早年间,联想控股是国有控股,股改的时候,卢志强就出手接过来29%的股份,与柳传志合作共拥有联想64%的股权,这样的股权结构调整让联想走上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混合制的模式,后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做过万达集团的大股东,掌管过联想巨额股份。
卢志强可以说是“脚踩两只船”,一只在房地产,一只在金融。前者是其安身立足之本,后者则是其多年来精心勾勒的版图,卢志强两大版图的选择也被业内视作善于借力资本、撬动财富的经典。
以民生银行为首的一串来自金融领域的企业,都是卢志强曾经的或者现在的“猎物”,他也被称作“资本猎手”,一度被视作中国内地资本控制榜第一人,控制着2600亿元。
无论是涉足房地产开发,还是构建金融版图,在布局每一步棋子时,都少不了卢志强的朋友圈强大助力,而业内也颇为认可,卢志强的圈子很强大。
其中,较为著名的是“泰山会”中的民营企业家,如王健林、王文京、孙喜双等,卢志强凭借着人脉构建了与巨头公司的合作舞台。
商界之外,卢志强在政界亦有脉络,比如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这类官方色彩的组织,卢志强与他们的交情不浅,而从近年来的社会反响看,卢志强带领的泛海在屡次灾情捐赠活动中也表现优异,并得到了相关表彰。
无论是政商两界,还是践行社会责任方面,卢志强都显示出了高超的联谊本领,而反观其正在勾勒的泛海版图,亦包括房地产、金融、能源、综合投资、资本经营等诸多领域,卢志强这种大尺度的跨界,正在为其财富积累加速。
1951年,卢志强出生在山东威海,那一时期还是处于动荡的年代,虽说是十年浩劫但卢志强还是考上了复旦大学,并且他在学校是个含金量十足的大学生,因此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潍坊市的技术开发中心做研究,仅半年的时间就提升为了办公室副主任。所以,卢志强原本是政府的一名基层公务员。
1985年,34岁的卢志强开始下海。有人说卢志强下海只是仕途不顺的一时冲动,其实这背后暗藏着其独有的市场感知力。他不顾所有人反对辞掉了“铁饭碗”决定下海成立了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加上之前在机关单位积攒下来的资源,他成功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自此之后正是房地产的鼎盛时期,卢志强依靠他那敏锐的思想发现了房地产的发展是今后的热潮,因此就创建了山东泛海集团。
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在当时的环境背景下,身处经济改革一线的政府员工可以接触到大量新鲜事物与最新信息,因而也具有更多创业的冲动与目标;更加重要的是,虽然职位普通,但凭借积累的一些人脉关系,依旧可以相对轻松地完成原始积累。





但是,出来混,早晚都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