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良媒体】移民的中产,正排队回国

国内有些自媒体真是瞎编乱造,为了流量,真是毫无下限!

看看这个。。。

展示一下,当作反而教材吧。

最后看一眼700平的大院子,告别自己在新西兰的“家”,刘璐拎上行李,和丈夫、孩子一起踏上了回国的旅程。

出国10年,她已从青涩的留学生蜕变成有房有车、工作稳定的“新纽村人”,过上了别人羡慕的舒适生活。可即便如此,她还是选择了离开。

移居加拿大近20年的水哥一家,比刘璐更早踏上回国的旅程。为此,他前前后后砸进去二十余万:航班不断改签,一家四口干脆买8张机票,哪趟能飞坐哪趟;仓促给孩子安排的学校不理想,又为择校交了14万“学费”……

但水哥认为一切都值得,“回到香港这段时间,感觉颇似一次重生。”

像刘璐、水哥一样回流的人还有不少:在德国的陈乐,发现自己身边一半的同胞都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在英国事业蒸蒸日上的玛丽也选择回来过日子。

越来越多向往不同的生活,甚至怀揣着移民梦远渡重洋、奔赴异国他乡的人,如今正排着队,踏上回国的路。

社媒平台上,热门移民国家相关话题,充斥着滤镜破碎的声音,“移民回国”“反润”的话题热度也持续攀升,分享量破万。

当梦想照进现实,总是在寻觅更好更舒适生存环境的人们,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故土。

中国人只是爱有滤镜的“自由生活”?

宁静古朴的街道、海港夜景装饰的落地窗、沾着热汗的球拍……陈乐挑选的“快乐碎片”,可以凑一部欧洲生活松弛感图鉴。

她按下发送键,熟悉的红色数字即刻跳动,国内亲朋好友们纷纷前来点赞,评论区很快被“你的日常是我的诗和远方”“替我自由”等艳羡的声音填满。

然而,陈乐却有苦说不出——这些看似惬意、悠闲的娱乐活动,只不过是她抵抗抑郁的努力而已。

到德国近10年,她还是不能习惯漫长冬季里,连续几个星期看不到太阳的阴雨绵绵。下午三四点暮色西垂,走在低矮的云层之下,一股被流放“宁古塔”的感觉就油然而生。

为了对抗“winter blue”(冬季抑郁),她不得不把30天的年假安排得满满当当,只为寻一处阳光海滩调理心情;家里更是常备“人造太阳”、毛绒玩具等摆设,营造温馨氛围感。

“在国内,运动、旅行很多时候是锦上添花,但在德国是为了维持正常的精神状态。”她无奈道。相比之下,在新西兰生活的王宥恺,生活环境就好上许多。

初到风景如画的新西兰,他就被那里漫长的海岸线和广袤的草场所吸引,随处可见的公园、湖畔,更是让他不禁感叹:“每一帧都美得可以截下来当壁纸。”

但再漂亮的景色终有看惯的一天,最初的震撼过后,地广人稀的孤独感开始翻涌上来,尤其作为天生爱社交的北京人,找不到人唠嗑这件事,抓挠着他的心肝。

“大家都住得远,不可能像国内一样经常去聚会、串门。”王宥恺说,而且在国外,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很强,聚一次得提前几天预约,缺了一些“说走就走”的爽快。

加拿大老移民水哥也发现,打破滤镜的西式生活,不一定适合中国人的体质。

犹记得打完新冠疫苗后,在家跳绳锻炼身体的他,突然心脏剧痛,双腿发软,瘫倒在地。

他强撑着爬起来,给家庭医生打去电话,对方左一句“我对您现在的状态非常关心”,右一句“我已经清楚您的需求”,情绪价值拉满,最后处理办法却是:情况紧急,我们帮您联系专科医生处理。

辗转到专科医生那里,上述的车轱辘话又循环了一遍,再问看诊时间,水哥人都傻了——排期约到了3个月之后。

“如果当时我患上的是心脏病,后果真的不堪设想。”水哥心有余悸,虽然加拿大公立医疗是免费的,但从小被灌注“人命关天”理念的他,无法接受医生们的佛系。

独自在德国抗击新冠后遗症的莎莎,就差一点为此客死他乡。

那段时间,她连续失眠两个月,视觉、味觉全部丧失了,动作一大就大汗淋漓。她问医生自己为什么睡不着,得到的回答是“很多人都失眠”;她说眼睛不舒服,医生就让她“多眨眨眼”……

她把心电图、检查单摆到桌面,医生匆匆扫一眼便告诉她,“指标一切正常,不要在这里耽误时间了”,气得她连夜订机票回国。

而回国后,医生仅仅是听莎莎描述症状,就准确指出了病灶所在。几副中药下肚,失眠就好了;再调养2个疗程,身体恢复正常。

“以前总觉得国内医院人挤人,门诊几分钟看不仔细。”如今莎莎意识到,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让医生们接触了更多病例,在关键时候更老练。

经此大病,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国外的经历。这一想,便发现除了生活底色不同,在职场上自己也从未真正融入过。

在海外职场“水土不服”,又错过祖国发展快车

“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再不抓紧回答你们将输掉比赛。”同事倒计时的声音响起,但莎莎死死盯着答题板上的单词“Nativity”,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涵义。

那是团聚活动上的小游戏,她和亚裔同事组队完成挑战,英语已接近母语水平的她,本以为能轻松应对,没想到第一关就被难住了。

最后揭晓谜底,“Nativity”特指“耶稣基督的诞生”,队员们纷纷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莎莎也笑着鼓掌,心底却很不是滋味:“明知道我们不信教,却偏要考宗教事件。”

类似的隔阂不是第一次遇见了,即使莎莎与本地人再熟络,仍然会因为没有在他们谈到欧洲名人或民间段子时会心一笑,而反复被提醒作为“外国人”的身份。

“很多老外眼里的常识,我们的脑子里就是没有储备。”莎莎叹气道,再加上非母语环境下,对话读写都要腾挪脑容量来理解,她常常感觉自己“变笨了”,有升职机会也很难争取到。

与莎莎类似,陈乐也时常感觉自己与海外职场格格不入。犹记得DeepSeek爆火后,她兴高采烈地跟德国同事聊起AI技术,结果对方张口就给她浇了一瓢冰水——“这能保证我们的信息安全吗?”

不止是DeepSeek,陈乐的公司为了保证数据安全,连谷歌、ChatGPT都不让在电脑上用,在国内朋友熟稔训练AI时,她仍在倒腾几年没更新的德国本地软件、网页。

“在老外的观念里,事情做好了最好就不要再变了。”陈乐刚入职干数字营销时,提出了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然而她想做精准投放,上司怕有数据风险;想换张海报,又担心会伤客户感情……

半年下来,除了每2周更新一次网页、3个月发一次邮件等重复性、“干久了脑子会生锈”的工作,她居然什么创新也没干成。

反观国内的同行,业务模式花样百出、行业黑话层出不穷,巨大的落差让天生事业心的她深受打击,“我感觉西方越来越像原始社会,东方反而像现代社会。”

此前,她能继续干下去,在于德国钱多事少福利好,能够Work-Life Balance,也没有35岁危机,一份工作可以干一辈子。

但如今,欧洲也变天了,尤其是她所在的德国,支柱性的汽车产业在电车转型浪潮中落伍,大众等老牌车企纷纷挥起大刀,开启“广进计划”。

“在欧洲裁员其实不可怕,你可以拿丰厚的赔偿躺平一两年,但之后呢?”陈乐说,产业的衰败才是最令人不安的事情。

和丈夫在新西兰做植物学研究的刘璐,每次走进实验室,都很难相信这是发达国家的配置:办公室墙体斑驳脱落,设备陈旧得像国内八九十年代的一样,做出来的数据,精度都不够写进论文里。

比硬件更贫瘠的,是他们的项目资金:一个项目低至几万元人民币,还要交高昂的管理费、试验人工费,留给科研的钱少得可怜。

甚至,刘璐丈夫做完手上最后一个项目,资金就要彻底枯竭了,因为资源要转向气候变化相关的课题。

正是由此,她丈夫到中国开展一次交流后,一直对中国念念不忘——国内普通本科高校实验室中心,各种基础仪器一应俱全,甚至尖端设备也不少见;资金更是不必说,一个项目动辄百万,试剂价格也只有新西兰的1/4。

如此鲜明的对比,让他们在接到国内高校抛来的橄榄枝时,激动不已。“但坦白说,我们一开始是很犹豫的。”刘璐说,毕竟国内的卷,让人望而却步。

曾经的应许之地,变成想要逃离的“围城”

“你们中国人不用休息吗!为什么周末群里还不停发工作消息?”被丈夫满眼清澈、充满好奇地盯着发问,刘璐认命地开始新一轮“科普”。

这已经是刘璐不知第几次给他填平“认知差”了,自从夫妻俩双双回国内高校任职后,她感觉自己化身成了“幼师”。

新西兰土生土长的丈夫,对国内的语言、体制都“水土不服”:申请一个项目,需要各种填表报批;和学生开组会,各讲各的。刘璐只能身兼翻译、助手,尽快帮他适应。

而安抚丈夫之余,她还要抽时间“哄”自己。毕竟在新西兰时,她可以住400多平的独栋别墅;回来后,一家人只能蜗居在“水泥盒子”里,落差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尽管各种不适应,刘璐却并不后悔回来,“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儿,按当下的最优解走就行了。”

而在遭遇更大冲击的玛丽看来,这些委屈在生命、财产安全面前,根本不算什么——2009年去英国留学的她,怎么也没想到,彼时是“应许之地”的伦敦,在十几年后会成为“法外之地”。

“昨天我在威斯敏斯特区逛街,包被抢走了”“我同事晚上出来买瓶酒的功夫,就遇上了持刀抢劫”......最开始,她只是从社交群的分享中,捕捉到治安变差的迹象。

但很快她就成了亲历者,出差住个酒店,碰到窗外上演枪战追击;丢东西更是成了家常便饭,最夸张的时候,半年之内,能连着丢两部手机。

如此魔幻的乱象,玛丽其实心里有预期,“这几年不断恶化的政治经济问题,再加上大量移民、难民涌入带来的文化冲突和融合问题,自然加剧乱象横生。”

但理解不代表接受,毕竟提心吊胆的感觉太折磨人了,受够了的玛丽本想“脱英”去其他欧美国家,可咨询了一圈发现,那个“意林”里美好的海外世界,在集体坍塌。

已入籍加拿大多年、正绞尽脑汁恢复中国籍的水哥,对此最有感触。他创业投资大把钱撒出去,外加兢兢业业熬年限,好不容易申请下来的加拿大籍,转眼凭难民身份就能轻松拿到。

且进来后,政府不仅给安排住处,还各种救济、补贴——只要没有工作,每月就能拿五六千的救济款;生了孩子,额外有生育和儿童福利补贴。

“比如印度人,拖家带口过来后就开始专心生孩子,一家三个、五个都是常态,这样一个月不干活就能月入2万。”水哥愤愤道。

全了上面的面子,自然就苦了纳税人。加拿大的收入税最高能达到46%,相当于打工人一半的工资都要用来交税;而买个东西,除了支付商品的价格,还要额外交13%的购物税。

不仅收入被层层盘剥,安身立命的房产权益也难以保障。当地法律规定,租客如果交不起房租,房东不能把人赶出去,这导致当地“租霸”横行——租客随便找个理由,就能不交房租白住。

“我朋友就遇到过这种情况,租客霸占着房子不还,打了半年官司,损失了一大笔钱才收回来。”水哥每每说起来都感觉很荒谬。

自己辛苦工作、勤勤恳恳积累资产,到头来全为别人做了“嫁衣”,已然让水哥“遭不住”了,突如其来的大麻合法化,更是让“逃离”迫在眉睫。

随便参加个party,一不小心就会吃到加了大麻的蛋糕、零食;在自己家里,能闻到隔壁邻居的二手大麻味;学生之间,吸食大麻成了“新式社交”......每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水哥既担心自己中招,更害怕孩子学坏。

因此,得知可以通过香港的优才计划“曲线回国”后,他火速举家迁回香港,等满7年再当回中国人。


隐藏来源:

作者已經將内容設為隱藏,不能查看!

相關內容
評論
---留言---
---Amanda|加拿大|1501
这些既要又要的群体永远不会满足,回去待一年,多半又懊悔
---周毅 Ian Zhou|北京|28
你这样既要又要的人永远不会满足,你人都在加麻大了,却还放不下简中网,是懊悔放弃了中国的便利生活吗?
---Jessica小曼|新西兰|10
哈哈哈,人生就是体验就是选择,自己的路自己走
---过河的卒|上海|8
最近这波主要跟工作有关,这些年欧美不少行业的确是被逼到墙角。
像汽车,传统品牌各个都在亏钱,大量从业者被降薪裁员。当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自然是这山望着那山高
---Sun|河南|2
哈哈 精辟
---阿當 Cheney|澳大利亚|7
国内真心比如今的印大麻好[捂脸]
---盈麻了|广东|3
所以狡兔都有多窟,哪边不舒服了或者呆腻了就换个地[偷笑]
---林苇焱(三隐)|四川|1
哈哈哈,说到精髓了!
---PerfectCPA|马来西亚|566
呵呵 也真是难为你了 把中国人对国外的刻板印象写了一遍
---Moonriverrrrr|上海|610
中国人没有网络之前对国外的刻板印象可是特别好呢
---boletarian|江苏|373
[调皮]我和老公国外七年,亲身经验告诉你种族歧视,隐形玻璃天花板,垃圾医疗,包括文章里面说的全都是真的。最后回国之后真是瞬间一身轻松[偷笑]不信自己你就自己办个签证去欧洲看看,看你能坚持几天不被偷不被抢[偷笑]
---陈聪|浙江|263
啊,中国人对国外的刻板印象难道不是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吗,现在话术又变了?
---zhai|德国|64
专业文案[呲牙]
---PerfectCPA|马来西亚|46
boletarian:美欧赚钱了 嫌无聊 去东南亚养老或者远程工作不好么?这样的人也很多啊 我在马来西亚 感觉很好啊 不比国内差 文化氛围也不错 好吃的也很多 距离也很近
---李|江西|120
我在美国的两个同学22年就全跑回来了,本来在硅谷做码农,因为安全问题跑了,还刻板印象?
---陈辰 晚六早十无手机|山东|169
不多说,各有各的选择。我留学英国八年读到phd,选择了回国,走的最后一天英国不舍得我走,让人偷了我包,护照手机钱都没了,又多滞留了几天等大使馆解救。
---英雄本色|北京|39
boletarian:国内的卷,可是卷的要命啊。。
---PerfectCPA|马来西亚|4
李:安全?
---boletarian|江苏|119
英雄本色:有卷到卖血为生,还半辈子学贷,每天打两三份工,每天496,租不起房子流落街头就找不到正式工作的地步吗?
---boletarian|江苏|137
英雄本色:国内阶层跌落可以躺平,温饱是基本没问题的,欧美一旦失业阶层跌落很大可能变成流浪汉,美国流浪汉的平均存活时间是三到五年。
---都怪我太瀟灑|新加坡|489
您确定是排队回国?
---表外表里|作者|246
分人呀,但是入了外籍又想回,那就难了……人性总是什么都想要
---叶底藏花|上海|75
身边回来的不少啊。如果离开的久或者很彻底。回来也没有大用,竞争不过国内
---易纪元|澳大利亚|445
从来都是一部份人移民后不回中国,一部分人保留双重身份在中国和外国之间两头跑,这两部份人占了中国移民的绝大大多数,极小一部分人返回中国。
---李|江西|12
那你告诉我3在美国读完研究生,然后在硅谷工作几年的大学同学他们是怎么回来的?最近这些年国外的治安有多差肉眼可见。尤其是欧美,澳大利亚好点
---周游|贵州|7
以前是的,但时代变了。去年很多从新西兰回国,真香,我也是其中一个。
---英雄本色|北京|6
一般老板们是人在国内,大部分的财产移到国外,然后把国内的公司做亏,或半亏不亏,把赢利通过与自己的境外公司合作,转移出去,类似那个什么双汇火腿的老板的方法
---leafbird|广东|2
回来15年了,身边好好多回,各种原因,有老总为小孩出去保留中国籍,后面小孩也回来坐家企业,我同期的大半回来,他们餐厅连锁店后代,家具,铜器,我们会聚会,知道,也有留外面的,买豪华宅,也有半工半读为了一个身份,我不爱外面,因为中国机会多东莞3d5轴工业发达挣钱机会多
---谢小夏点点滴滴|泰国|3
好好在澳洲呆着吧,跟你的澳洲同胞印度三哥三嫂好好相处,天天享受带有恒河特色细菌的食品
---Tim|北京|2
别从来都是了,去查查最近两年留学生回国发展所占比例?教育部网站公开的数据。
---楠Bo万|吉林|2
在外面混的再不好一般都不会回来 丢不起那人
---谭跃伟|加拿大|1
这位朋友所言极是[强][强][强]
---旭|广东|3
不知道移民后想回来能拿回中国国籍吗?
---亮|浙江|2
有些人为什么不保留双重国籍,给自己留条退路?
---YenLorD|北京|425
看懂了,香港优才计划软广
---Gary@OZ|澳大利亚|111
对啊,隐藏的好深,说来说去还是香港最好的样子,满足这些既要又要的人
---表外表里|作者|43
冤枉啊[苦涩]只是其他人没说回哪里,而水哥已换籍+花钱最多特意解释一下是香港而已
---chandler|上海|276
想出去做天之骄子,能力一般,混不下去。就想回来继续借着这个光环继续做而已。
---格式|浙江|115
哈哈,净说大实话。说到底,利益驱使而已。你信不信,有些人可能会读出哎国情怀。
---罐子不晃|广东|250
哈哈哈哈,这是少部分人吧,既要又要[呲牙]
---魏烦烦|新加坡|215
博主八成没在国外呆过。。。出来只要呆过半年,就不想回去了。尤其是有孩子的,回去卷不动
---周宇|北京|15
在国外卷得动?国内孩子,不想卷的大有人在,只要想出人头地,在哪儿都得卷。只想平淡快乐,国内一样可以不卷
---阿等|河北
他这是博眼球,博流量,目的达到了!
---sue|美国|6
我认为相反,来了半年很多人哭着要回去。
---胡沁|上海|5
放心,国内也根本不想你们这种人回来,大家各自安好,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得意]
---JenniferZ|美国|3
新加坡的筛选制的精英教育是不是也很卷?
---王越|北京|3
都快死了还不算大罪[撇嘴],欧洲那稀烂的基建生活便利度也没有万年不涨的2000欧月薪飞涨的高昂物价,安全没保障还被白人歧视,这还不够
---Anthony|澳大利亚|1
我身边就有中国的同事想要带孩子回国,他是个超级粉红
---陈艳红|天津|2
我在马来呆过一点时间、我还是喜欢国内
---萨尔|上海|2
新加坡教育不卷?
---Jetplane|河北|2
新加坡不卷吗
---winson|云南|1
是不想回去还是被迫在外面?这个要说清楚
---大白象小黑熊|北京|1
新加坡环境还好的,欧洲那边真的不是那么享受的
---尚牧君|江苏|2
在国内也有不卷的好吧,又不是回国就必须卷
---一买红|马来西亚
夸张
---岩檐|广东|207
[旺柴]要不是在国外工作过就信了
---Comet Sans|澳大利亚|182
移民本质就是多个选择,看看英国澳洲的互相移民,都是这儿住住那儿住住。关键这文章里专门选了一群既要有要的主,他们哪儿住都会嫌,毕竟搬哪儿都得把自己带上。
---Galaxy Guardians|新西兰|175
财富自由住哪都行,财富不自由只能看哪有工作
---寇新全|中国香港|163
这篇文章可把一些高华给惹怒了,他们含着泪表演的优越感都被你给刺破了,哈哈
---月月鸟|北京|38
没那么夸张,一部分的人的选择没代表性
---橘猫|福建|155
瞎编乱造
---康曦|英国|147
美国硅谷年薪50万美元的程序员你怎么不采访呢?你问问人家愿不愿意回国?
---芳芳|山东|135
为啥评论区这么恶意满满,冷眼嘲讽? 难道有人勇于站出来说出真相承认自己的决策错误伤到某些人的玻璃心了吗?
我看完反正是觉得写的太对了,完全是我的感受!我在加拿大待两年,感觉自己就像被流放了一样,真的就像文中写的宁古塔的即视感,再待一个冬天估计真的会抑郁!不仅气候恶劣,那边普通人穿的用的吃的都不如国内一般人的消费水平,物价还很高,因为蔬菜和日用品全是进口。拿到身份也毅然决然选择回来,每次回国都觉得自己回到了发达国家!社会节奏有效率,不会有事拖沓不解决,公共设施都很新也很先进,回来以后吃的好睡的好,别提多舒服自在。现在想到加拿大还是心有余悸,再也不想回到那个苦寒之地!
---BOBO|福建|25
温哥华还可以,不过还是国内有趣滋润。
---温煦的花果山|广东|13
这是个例还是普遍?
---Comet Sans|澳大利亚|127
个例。更常见的是这边住一段时间,住烦了那边住一段时间。移民为的就是选择更多,故意把自己路走窄了的人算是奇葩。这里也指那种坑蒙拐骗靠假装中国受迫害政治移民的那类人,他们到哪儿都能把自己过到死角。
---Andy|北京|102
既要自由平等又要做人上人食尽红利,既要常春藤文凭又要免费教育,既要深宅大院又要房产免税,这些人都是贪心不足蛇吞象的人。
---阿褚|福建|33
这里的新冠疫苗可不是国内安全的灭活技术,而是mrna路线的[闭嘴]
---世文|广东|90
科兴第四针已经给你安排了,赶紧去
---Jacob|澳大利亚|89
矫情,在发达国家最适合躺平,享受生活,我习惯了人少的环境,不喜欢热闹。
---李万青|上海|75
笑死我了哈哈哈哈哈,但是百万经费属实滤镜太美好
---宸 Lucas|德国|65
真牛逼 搞移民的这两年都赚大钱了 街上中国人越来越多 你说都回归了
---赵小胖|辽宁|62
差点就信了,一问都不好,一劝都不回,少写点自己都不信的文章
---Tian Eric|上海|60
我只看到欧洲移民项目都在暂停和涨价,美投资移民也要涨价了,加澳新的移民门槛都在提高,我怎么没看到排队回来呢
---schneepeng|德国|55
哪儿都有好和不好,吾心安处是吾乡。选择自己感觉最舒服的地方。祖国永远都是母亲和家,随时张开双臂欢迎回家的。但对于我们一家都很宅喜欢清静的性格来说,孩子不卷的学习,我俩半躺平挣个温饱线就足够了。每个人背景不同性格不同,必然选择不同。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Norman|上海|55
差一点就信了[呲牙]
---鑫子|澳大利亚|54
身边的很多朋友也陆陆续续开始回国,这里的基础教育实在太烂,老师的主要职责不是教东西,而是学生在学校不出事就可以,很多老师根本没有什么知识储备。再加上很多华人孩子吃不惯学校的中午白人餐,营养也无法保证
---徐虹|新加坡|1
那你赶紧回国呀[捂脸]只是我为你的孩子不值!若干年后你的孩子很可怜因为有你这样的父母
---Michael|澳大利亚|49
国外什么都是开放的,要你自己对自己负责,劝大家想把孩子一个留国外的,先看看这孩子自己的控制力行不行,不然真的不要去试错
---康康|广东|49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Chen|德国|46
想想胡适,张爱玲,别的就不说了,每人都要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Lin|德国|44
没有十全十美的地方,看个人选择罢了。[呲牙]
PS:德国这边冬天晴天极少,阴沉沉与雾蒙蒙为主[捂脸]
---曾通|浙江|44
中产实际上就是无产,无产者到哪都得挨打???
---喵了个咪的、、、、、|北京|42
那个因为德国几个星期阴雨就要抑郁想回国的人,估计是没在国内南方经历过梅雨季节吧[旺柴]不知道她回国去了哪里,如果她到上海工作,大概率还会继续抑郁[破涕为笑]
---xnjren|江苏|41
甘蔗没有两头甜,即要又要很奇葩
---1.5℃|美国|32
30天的年假…
---李|江西|17
美国一直的发达国家之耻,在福利这一块,没办法
---A级融资经理 王辉|江苏|30
这些人移民海外遇到事就跑回国内,难怪西方瞧不起他们,几千年的顺民他们个个都是大肥羊
---SEAN 家轩|河南|29
别给“中国人”打上标签。我们也不都喜欢热闹。
---花卷|上海|27
德国呆了七年,真的是每样都经历过,最搞笑是周围十几个同学家里被偷以后,警察都只是两三个小时后才出警过来一下,之后丢了多少都没有回音了。最搞笑的是有个同学家里大衣都被偷了,大冬天去hm买了件应急
---Jeff_yao|加拿大|27
这种虚构的为了流量而写的文章,如果真有人相信,那这个问题其实还是挺让人担忧的!
---晚霞伴我过稻田????????|菲律宾|26
在外十多年,真的很喜欢国内的烟火气,低生活成本,方便快捷,我即将变成就是作者说的那类了[呲牙]前段时间回国各种舒适,就决定卖房回迁了。[呲牙]
---Derek|上海|16
国外肯定比国内舒服,但是国内建设的是自己的国家
---sue|美国|26
不会,在国外生活质量直线下降
---妖客|新西兰|26
现在是出现反向公知了吗?
---年好|山东|26
穷人在哪里也过不好 有大资产的谁会回来[微笑]
---汪峻|安徽|25
这词用的,排队![偷笑]
---rogeryang|广东|25
哈哈 真是难为作者了
---Hanfang|上海|24
说的是真实的。德国也一毛一样,已回国。
---新|浙江|10
不用想,移民国外,你很难能融入主流社会,有钱人做二等公民你觉得他习惯吗
---睿|英国|24
什么叫融入主流社会?要去当官吗?有钱到哪里都可以潇洒得很,又无知又以为自己都懂
---吉尔|北京|24
就是什么红利都想占
---周游|贵州|23
新西兰其实不错,居住比欧美强,但就普通城市居民生活,奥克兰也没国内三线城市香啊。我也是去年12月回国的。
---云愔|上海|23
可是我们的梅雨季台风季比这天气可怕多了
---Francis|中国香港|22
可以移民的,通常都不去移民,那些沒有能力的,都對外國有很多幻想,就讓他們去試一下吧。不過這一試可能很開心,但也可以是代價很大,抱恨一生。
---鹏|广东|20
作者哪得到这么多人的信息情况的?不过我一直认为现在移民出国的人大概率是要后悔的,因为中国发展速度快,现在就已经不输给欧美了,以后很可能是优于西方国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民国外是越来越不划算的事。
---风雨清烟|云南|16
我只想说,回来得拿着钱来,千万别占国人的公益性
---干净的天空|陕西|16
所以香港是特区窗口,住不下了就会引到深圳
---北洛基山之鹰|加拿大|13
只有最勇敢坚毅的人适合远方[微笑]兜兜转转无非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人少资源多的地方适应种群发展是不变的真理!
---FrancoXie|广东|13
很奇怪,网上说的这么多,我在加拿大这么多年,回国后这种情况我基本没遇到过[破涕为笑]
---爱吃果果|广西|12
出去了一旦价值观转变了就尽量不要回来了。我们团结的是认同传统华夏文化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行人!我就是个纯粹的民族主义者,见不得西方文化中的蝇营狗苟,更别提什么狗屁民族大融合!
---刘哥|广东|12
我的朋友花了近二百万给了移民中介,,过去了,又回来了,疫情期间父亲去世也回不来,,,原来几套房,现在只剩一套了[害羞]
---Susan Q|加拿大|12
怀揣受害者心态,很容易认为被歧视了
---同安路|山东|11
普通人没必要润出去,出去都是有钱或者有才的人
---力珩|加拿大|11
在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得通透舒畅自在……
---康迈致美辛颖|山东|11
出国回国就像婚姻围城一样,进来的想出去,出去的想进来。不知怎样才好
---TT|卢森堡|10
其实无论在哪里,只要你目中无人(眼里看不见活人),都挺美好的。悠然自得
---康夫|四川|10
越出国越爱国
---Quentin Ning|爱尔兰|10
每个人的感受完全不一样,认知和经历决定了感受。既要又要肯定是不行的,如果人到中年还没活明白,还想既要又要就有些幼稚了。
---Thanos|山东|9
最后应该加一句:完全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槐*海*如*雪|广东|9
别回来了,因为你们的精神不是中国人
---老新+|天津|8
回来了双手欢迎,毕竟祖国是不会拒绝自己孩子回家的。苦的是那些反贼,做了坏事,说了那么多坏话谎话,回是回不来了。只能硬坳说“国外的月亮圆…”以证明自己润出去不是个错误决策。
---吴新菊|湖北|8
支持回国!环球世界!最后还是中国最好。
---乔|美国|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冷暖自知。祝每个人的选择开心。
---水清有鱼|浙江|7
挣不到钱只能回国呗
---蟹老板|广东|7
咱们互换吧,我们爱同胞,苦不能只有你一个人吃[呲牙]
---无名之雾|湖北|6
幸福都是比较出来的[睡]
---松墨栀年|广西|6
禁止回国
---单车远|浙江|5
应该让中华文明多开枝散叶,向外走出去谋发展
---雪山飞狐|安徽|5
虽然信息安全重要,但过多保护信息安全的欧洲产生不了大数据,中国在AI方面真正领先的就是海量的大数据和算法,这也是抖音和海外版被美国人爱上甚至要股份
---Ugly Jack|广东|5
德国那个回国了还能有30天年假吗[微笑]
---美国远东水产养殖主任|广东|5
回来干什么,你不能再失去的时候才怀念中国的好
---青果|天津|5
别回,不欢迎
---绿林|海南|5
主要还是移民的中国人不够多,多了就能反客为主。比如黎巴嫩、法国~还有印度的加拿大
---王兆磊|上海|5
不利于润的话不要说。
---Ella|新加坡|4
人家说移一代永远是辛苦的
---Jack Xu 猫舞飞扬|加拿大|4
适者生存
---戴博泡泡的主人|新加坡|4
冷暖自知。谁爱去哪儿去哪儿
---胡王使(善水)|俄罗斯|4
这不就是围城嘛
---Thorns。|北京|4
一问都说不好[旺柴][旺柴]
---默者|四川|4
回来旅游的
---Vince|重庆|3
不要回来了吧,国外那么好
---Vince|重庆|3
害得我又要再读几遍意林才能恢复
---Kyle|上海|3
不习惯国外的生活方式+看病麻烦而已
---朱明之|四川|3
回国干嘛,去哪儿就把哪儿变成中国啊,这样哪儿都是家[奸笑]
---你是风儿,我是沙|加拿大|3
身边有一个疫情期间回去的,可是还是要把小孩送回加拿大上学,可是现在成本太高了
---Scott|上海|3
外国回来反润的不大有 倒是最近听说一个回来 做好中国护照剪角的[呲牙][呲牙]
---幸以|云南|2
主要是生活习惯和文化的问题。还有,解决了温饱,才能追求精神。所以才回国
---cloud|浙江|2
做好了…你再变真的很讨厌
---Stephen|上海|2
由于历史和文化原因事实是华人很难融入当地社会
---青山绿水|广东|2
还有户口吗,注销没。
---Hao Bieber|上海|2
没事 希望不要见到别的人来唠嗑 浪费时间 家长里短
---ZIZY|北京|1
既要又要还要,不可能啥好事都是你们的,这山望着那山高,真回来会发现国内一样不适合你们,国内生存压力职场也好营商环境也罢,试试就开始悔的肠子都青了
---三点水|上海|1
哈,这句是真理,有能力移民基本都不会去,去的大概率都是国内留不下来,不是说没能力而是跳一下有能适应也有不适应,看人;但始终那是别人的国家融不进,当后花园去玩玩就好。
---inky|山东|1
个人选择罢了,夫复何言?
---陈洁|新疆|1
哈哈哈
---悠隼|福建|1
回来?被那边扣的税怎么办,回来可没有医保了哦。如果永久绿卡,回来超过半年就等于主动放弃以前在那边的福利了。
---Jeff巨兔|辽宁|1
我出国是为了和海外华人住一起
---Divano|日本
一看几副中药下肚,就知道这些所谓排队回国的都是什么人了…..居然这年头了还有人信中药…这待在哪儿不缺心眼儿啊?
---表外表里|作者
有疑惑的人太多了,集中解释一下这点:莎莎好转的关键不是因为吃中药,是她没有在德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1、社区医生没有诊断出来;2、专科医生预约不到;3、德国当时有专门治疗新冠后遗症的机构,但她不知道,且后期因为爆满停止接诊了),所以回国之后,只要对症吃药大概率就会好转的,不对症也有心理安慰剂作用,因为她也有些抑郁了。另外我们表达也有缺漏,中药只是治疗发汗、失眠的问题,后面两个疗程是正常的医治手段。非常抱歉给大家造成阅读困扰了[玫瑰]
---番茄君|上海
你这文章很多人接受不了。那些移民中介,那些被意林洗脑洗麻了殖子,那些好不容易移民,但却在高犯罪率国家不想承认和回国的。看到你这文章跟他们相反的选择,肯定要破防。
---荣|四川
混不下去了回来
---环游世界|上海
支持博主 我最近也在关注我那些移民出去的亲朋 移出去的不会说自己选择是不对的毕竟花了大价钱放弃原有国籍 出去的 但是我真心觉得自己在这边过的很好 他们在那边也没国内好 当然嘴里不会承认的。说来话长 像移民欧洲小国家的 打起仗来 就是颗棋子。比如类似乌克兰!
已无更多数据
---Amanda|加拿大|1501
这些既要又要的群体永远不会满足,回去待一年,多半又懊悔
---周毅 Ian Zhou|北京|28
你这样既要又要的人永远不会满足,你人都在加麻大了,却还放不下简中网,是懊悔放弃了中国的便利生活吗?
---Jessica小曼|新西兰|10
哈哈哈,人生就是体验就是选择,自己的路自己走
---过河的卒|上海|8
最近这波主要跟工作有关,这些年欧美不少行业的确是被逼到墙角。
像汽车,传统品牌各个都在亏钱,大量从业者被降薪裁员。当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自然是这山望着那山高
---Sun|河南|2
哈哈 精辟
---阿當 Cheney|澳大利亚|7
国内真心比如今的印大麻好[捂脸]
---盈麻了|广东|3
所以狡兔都有多窟,哪边不舒服了或者呆腻了就换个地[偷笑]
---林苇焱(三隐)|四川|1
哈哈哈,说到精髓了!
---PerfectCPA|马来西亚|566
呵呵 也真是难为你了 把中国人对国外的刻板印象写了一遍
---Moonriverrrrr|上海|610
中国人没有网络之前对国外的刻板印象可是特别好呢
---boletarian|江苏|373
[调皮]我和老公国外七年,亲身经验告诉你种族歧视,隐形玻璃天花板,垃圾医疗,包括文章里面说的全都是真的。最后回国之后真是瞬间一身轻松[偷笑]不信自己你就自己办个签证去欧洲看看,看你能坚持几天不被偷不被抢[偷笑]
---陈聪|浙江|263
啊,中国人对国外的刻板印象难道不是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吗,现在话术又变了?
---zhai|德国|64
专业文案[呲牙]
---PerfectCPA|马来西亚|46
boletarian:美欧赚钱了 嫌无聊 去东南亚养老或者远程工作不好么?这样的人也很多啊 我在马来西亚 感觉很好啊 不比国内差 文化氛围也不错 好吃的也很多 距离也很近
---李|江西|120
我在美国的两个同学22年就全跑回来了,本来在硅谷做码农,因为安全问题跑了,还刻板印象?
---陈辰 晚六早十无手机|山东|169
不多说,各有各的选择。我留学英国八年读到phd,选择了回国,走的最后一天英国不舍得我走,让人偷了我包,护照手机钱都没了,又多滞留了几天等大使馆解救。
---英雄本色|北京|39
boletarian:国内的卷,可是卷的要命啊。。
---PerfectCPA|马来西亚|4
李:安全?
---boletarian|江苏|119
英雄本色:有卷到卖血为生,还半辈子学贷,每天打两三份工,每天496,租不起房子流落街头就找不到正式工作的地步吗?
---boletarian|江苏|137
英雄本色:国内阶层跌落可以躺平,温饱是基本没问题的,欧美一旦失业阶层跌落很大可能变成流浪汉,美国流浪汉的平均存活时间是三到五年。
---都怪我太瀟灑|新加坡|489
您确定是排队回国?
---表外表里|作者|246
分人呀,但是入了外籍又想回,那就难了……人性总是什么都想要
---叶底藏花|上海|75
身边回来的不少啊。如果离开的久或者很彻底。回来也没有大用,竞争不过国内
---易纪元|澳大利亚|445
从来都是一部份人移民后不回中国,一部分人保留双重身份在中国和外国之间两头跑,这两部份人占了中国移民的绝大大多数,极小一部分人返回中国。
---李|江西|12
那你告诉我3在美国读完研究生,然后在硅谷工作几年的大学同学他们是怎么回来的?最近这些年国外的治安有多差肉眼可见。尤其是欧美,澳大利亚好点
---周游|贵州|7
以前是的,但时代变了。去年很多从新西兰回国,真香,我也是其中一个。
---英雄本色|北京|6
一般老板们是人在国内,大部分的财产移到国外,然后把国内的公司做亏,或半亏不亏,把赢利通过与自己的境外公司合作,转移出去,类似那个什么双汇火腿的老板的方法
---leafbird|广东|2
回来15年了,身边好好多回,各种原因,有老总为小孩出去保留中国籍,后面小孩也回来坐家企业,我同期的大半回来,他们餐厅连锁店后代,家具,铜器,我们会聚会,知道,也有留外面的,买豪华宅,也有半工半读为了一个身份,我不爱外面,因为中国机会多东莞3d5轴工业发达挣钱机会多
---谢小夏点点滴滴|泰国|3
好好在澳洲呆着吧,跟你的澳洲同胞印度三哥三嫂好好相处,天天享受带有恒河特色细菌的食品
---Tim|北京|2
别从来都是了,去查查最近两年留学生回国发展所占比例?教育部网站公开的数据。
---楠Bo万|吉林|2
在外面混的再不好一般都不会回来 丢不起那人
---谭跃伟|加拿大|1
这位朋友所言极是[强][强][强]
---旭|广东|3
不知道移民后想回来能拿回中国国籍吗?
---亮|浙江|2
有些人为什么不保留双重国籍,给自己留条退路?
---YenLorD|北京|425
看懂了,香港优才计划软广
---Gary@OZ|澳大利亚|111
对啊,隐藏的好深,说来说去还是香港最好的样子,满足这些既要又要的人
---表外表里|作者|43
冤枉啊[苦涩]只是其他人没说回哪里,而水哥已换籍+花钱最多特意解释一下是香港而已
---chandler|上海|276
想出去做天之骄子,能力一般,混不下去。就想回来继续借着这个光环继续做而已。
---格式|浙江|115
哈哈,净说大实话。说到底,利益驱使而已。你信不信,有些人可能会读出哎国情怀。
---罐子不晃|广东|250
哈哈哈哈,这是少部分人吧,既要又要[呲牙]
---魏烦烦|新加坡|215
博主八成没在国外呆过。。。出来只要呆过半年,就不想回去了。尤其是有孩子的,回去卷不动
---周宇|北京|15
在国外卷得动?国内孩子,不想卷的大有人在,只要想出人头地,在哪儿都得卷。只想平淡快乐,国内一样可以不卷
---阿等|河北
他这是博眼球,博流量,目的达到了!
---sue|美国|6
我认为相反,来了半年很多人哭着要回去。
---胡沁|上海|5
放心,国内也根本不想你们这种人回来,大家各自安好,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得意]
---JenniferZ|美国|3
新加坡的筛选制的精英教育是不是也很卷?
---王越|北京|3
都快死了还不算大罪[撇嘴],欧洲那稀烂的基建生活便利度也没有万年不涨的2000欧月薪飞涨的高昂物价,安全没保障还被白人歧视,这还不够
---Anthony|澳大利亚|1
我身边就有中国的同事想要带孩子回国,他是个超级粉红
---陈艳红|天津|2
我在马来呆过一点时间、我还是喜欢国内
---萨尔|上海|2
新加坡教育不卷?
---Jetplane|河北|2
新加坡不卷吗
---winson|云南|1
是不想回去还是被迫在外面?这个要说清楚
---大白象小黑熊|北京|1
新加坡环境还好的,欧洲那边真的不是那么享受的
---尚牧君|江苏|2
在国内也有不卷的好吧,又不是回国就必须卷
---一买红|马来西亚
夸张
---岩檐|广东|207
[旺柴]要不是在国外工作过就信了
---Comet Sans|澳大利亚|182
移民本质就是多个选择,看看英国澳洲的互相移民,都是这儿住住那儿住住。关键这文章里专门选了一群既要有要的主,他们哪儿住都会嫌,毕竟搬哪儿都得把自己带上。
---Galaxy Guardians|新西兰|175
财富自由住哪都行,财富不自由只能看哪有工作
---寇新全|中国香港|163
这篇文章可把一些高华给惹怒了,他们含着泪表演的优越感都被你给刺破了,哈哈
---月月鸟|北京|38
没那么夸张,一部分的人的选择没代表性
---橘猫|福建|155
瞎编乱造
---康曦??|英国|147
美国硅谷年薪50万美元的程序员你怎么不采访呢?你问问人家愿不愿意回国?
---芳芳|山东|135
为啥评论区这么恶意满满,冷眼嘲讽? 难道有人勇于站出来说出真相承认自己的决策错误伤到某些人的玻璃心了吗?
我看完反正是觉得写的太对了,完全是我的感受!我在加拿大待两年,感觉自己就像被流放了一样,真的就像文中写的宁古塔的即视感,再待一个冬天估计真的会抑郁!不仅气候恶劣,那边普通人穿的用的吃的都不如国内一般人的消费水平,物价还很高,因为蔬菜和日用品全是进口。拿到身份也毅然决然选择回来,每次回国都觉得自己回到了发达国家!社会节奏有效率,不会有事拖沓不解决,公共设施都很新也很先进,回来以后吃的好睡的好,别提多舒服自在。现在想到加拿大还是心有余悸,再也不想回到那个苦寒之地!
展开
---BOBO|福建|25
温哥华还可以,不过还是国内有趣滋润。
---温煦的花果山|广东|13
这是个例还是普遍?
---Comet Sans|澳大利亚|127
个例。更常见的是这边住一段时间,住烦了那边住一段时间。移民为的就是选择更多,故意把自己路走窄了的人算是奇葩。这里也指那种坑蒙拐骗靠假装中国受迫害政治移民的那类人,他们到哪儿都能把自己过到死角。
---Andy|北京|102
既要自由平等又要做人上人食尽红利,既要常春藤文凭又要免费教育,既要深宅大院又要房产免税,这些人都是贪心不足蛇吞象的人。
---阿褚|福建|33
这里的新冠疫苗可不是国内安全的灭活技术,而是mrna路线的[闭嘴]
---世文|广东|90
科兴第四针已经给你安排了,赶紧去
---Jacob|澳大利亚|89
矫情,在发达国家最适合躺平,享受生活,我习惯了人少的环境,不喜欢热闹。
---李万青|上海|75
笑死我了哈哈哈哈哈,但是百万经费属实滤镜太美好
---宸 Lucas|德国|65
真牛逼 搞移民的这两年都赚大钱了 街上中国人越来越多 你说都回归了
---赵小胖|辽宁|62
差点就信了,一问都不好,一劝都不回,少写点自己都不信的文章
---Tian Eric|上海|60
我只看到欧洲移民项目都在暂停和涨价,美投资移民也要涨价了,加澳新的移民门槛都在提高,我怎么没看到排队回来呢
---schneepeng|德国|55
哪儿都有好和不好,吾心安处是吾乡。选择自己感觉最舒服的地方。祖国永远都是母亲和家,随时张开双臂欢迎回家的。但对于我们一家都很宅喜欢清静的性格来说,孩子不卷的学习,我俩半躺平挣个温饱线就足够了。每个人背景不同性格不同,必然选择不同。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Norman|上海|55
差一点就信了[呲牙]
---鑫子|澳大利亚|54
身边的很多朋友也陆陆续续开始回国,这里的基础教育实在太烂,老师的主要职责不是教东西,而是学生在学校不出事就可以,很多老师根本没有什么知识储备。再加上很多华人孩子吃不惯学校的中午白人餐,营养也无法保证
---徐虹|新加坡|1
那你赶紧回国呀[捂脸]只是我为你的孩子不值!若干年后你的孩子很可怜因为有你这样的父母
---Michael|澳大利亚|49
国外什么都是开放的,要你自己对自己负责,劝大家想把孩子一个留国外的,先看看这孩子自己的控制力行不行,不然真的不要去试错
---康康|广东|49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Chen|德国|46
想想胡适,张爱玲,别的就不说了,每人都要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Lin|德国|44
没有十全十美的地方,看个人选择罢了。[呲牙]
PS:德国这边冬天晴天极少,阴沉沉与雾蒙蒙为主[捂脸]
---曾通|浙江|44
中产实际上就是无产,无产者到哪都得挨打???
---喵了个咪的、、、、、|北京|42
那个因为德国几个星期阴雨就要抑郁想回国的人,估计是没在国内南方经历过梅雨季节吧[旺柴]不知道她回国去了哪里,如果她到上海工作,大概率还会继续抑郁[破涕为笑]
---xnjren|江苏|41
甘蔗没有两头甜,即要又要很奇葩
---1.5℃|美国|32
30天的年假…
---李|江西|17
美国一直的发达国家之耻,在福利这一块,没办法
---A级融资经理 王辉|江苏|30
这些人移民海外遇到事就跑回国内,难怪西方瞧不起他们,几千年的顺民他们个个都是大肥羊
---SEAN 家轩|河南|29
别给“中国人”打上标签。我们也不都喜欢热闹。
---花卷|上海|27
德国呆了七年,真的是每样都经历过,最搞笑是周围十几个同学家里被偷以后,警察都只是两三个小时后才出警过来一下,之后丢了多少都没有回音了。最搞笑的是有个同学家里大衣都被偷了,大冬天去hm买了件应急

---Jeff_yao|加拿大|27

这种虚构的为了流量而写的文章,如果真有人相信,那这个问题其实还是挺让人担忧的!

---晚霞伴我过稻田|菲律宾|26

在外十多年,真的很喜欢国内的烟火气,低生活成本,方便快捷,我即将变成就是作者说的那类了[呲牙]前段时间回国各种舒适,就决定卖房回迁了。[呲牙]

---Derek|上海|16

国外肯定比国内舒服,但是国内建设的是自己的国家

---sue|美国|26

不会,在国外生活质量直线下降

---妖客|新西兰|26

现在是出现反向公知了吗?

---年好|山东|26

穷人在哪里也过不好 有大资产的谁会回来[微笑]

---汪峻|安徽|25

这词用的,排队![偷笑]

---rogeryang|广东|25

哈哈 真是难为作者了

---Hanfang|上海|24

说的是真实的。德国也一毛一样,已回国。

---新|浙江|10

不用想,移民国外,你很难能融入主流社会,有钱人做二等公民你觉得他习惯吗

---睿|英国|24

什么叫融入主流社会?要去当官吗?有钱到哪里都可以潇洒得很,又无知又以为自己都懂

---吉尔|北京|24

就是什么红利都想占

---周游|贵州|23

新西兰其实不错,居住比欧美强,但就普通城市居民生活,奥克兰也没国内三线城市香啊。我也是去年12月回国的。

---云愔|上海|23

可是我们的梅雨季台风季比这天气可怕多了

---Francis|中国香港|22

可以移民的,通常都不去移民,那些沒有能力的,都對外國有很多幻想,就讓他們去試一下吧。不過這一試可能很開心,但也可以是代價很大,抱恨一生。

---鹏|广东|20

作者哪得到这么多人的信息情况的?不过我一直认为现在移民出国的人大概率是要后悔的,因为中国发展速度快,现在就已经不输给欧美了,以后很可能是优于西方国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民国外是越来越不划算的事。

---风雨清烟|云南|16

我只想说,回来得拿着钱来,千万别占国人的公益性

---干净的天空|陕西|16

所以香港是特区窗口,住不下了就会引到深圳

---北洛基山之鹰|加拿大|13

只有最勇敢坚毅的人适合远方[微笑]兜兜转转无非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人少资源多的地方适应种群发展是不变的真理!

---FrancoXie|广东|13

很奇怪,网上说的这么多,我在加拿大这么多年,回国后这种情况我基本没遇到过[破涕为笑]

---爱吃果果|广西|12

出去了一旦价值观转变了就尽量不要回来了。我们团结的是认同传统华夏文化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行人!我就是个纯粹的民族主义者,见不得西方文化中的蝇营狗苟,更别提什么狗屁民族大融合!

---fild|北京|32

你懂什么叫华夏吗,为什么他们信大胡子,为什么对外国人那么好,为什么对少数那么好,一般人应该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却爱隔壁老王的孩子。。。有这样的吗?仔细想想为什么。还有,了解汉族的低等地位吗,现在是汉人正泉吗。。。

---刘哥|广东|12

我的朋友花了近二百万给了移民中介,,过去了,又回来了,疫情期间父亲去世也回不来,,,原来几套房,现在只剩一套了[害羞]

---Susan Q|加拿大|12

怀揣受害者心态,很容易认为被歧视了

---同安路|山东|11

普通人没必要润出去,出去都是有钱或者有才的人

---力珩|加拿大|11

在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得通透舒畅自在……

---康迈致美辛颖|山东|11

出国回国就像婚姻围城一样,进来的想出去,出去的想进来。不知怎样才好

---TT|卢森堡|10

其实无论在哪里,只要你目中无人(眼里看不见活人),都挺美好的。悠然自得

---康夫|四川|10

越出国越爱国

---Quentin Ning|爱尔兰|10

每个人的感受完全不一样,认知和经历决定了感受。既要又要肯定是不行的,如果人到中年还没活明白,还想既要又要就有些幼稚了。

---Thanos|山东|9

最后应该加一句:完全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槐*海*如*雪|广东|9

别回来了,因为你们的精神不是中国人

---老新+|天津|8

回来了双手欢迎,毕竟祖国是不会拒绝自己孩子回家的。苦的是那些反贼,做了坏事,说了那么多坏话谎话,回是回不来了。只能硬坳说“国外的月亮圆…”以证明自己润出去不是个错误决策。

---吴新菊|湖北|8

支持回国!环球世界!最后还是中国最好。

---乔|美国|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冷暖自知。祝每个人的选择开心。

---水清有鱼|浙江|7

挣不到钱只能回国呗

---蟹老板|广东|7

咱们互换吧,我们爱同胞,苦不能只有你一个人吃[呲牙]

---无名之雾|湖北|6

幸福都是比较出来的[睡]

---松墨栀年|广西|6

禁止回国

---单车远|浙江|5

应该让中华文明多开枝散叶,向外走出去谋发展

---雪山飞狐|安徽|5

虽然信息安全重要,但过多保护信息安全的欧洲产生不了大数据,中国在AI方面真正领先的就是海量的大数据和算法,这也是抖音和海外版被美国人爱上甚至要股份

---Ugly Jack|广东|5

德国那个回国了还能有30天年假吗[微笑]

---美国远东水产养殖主任|广东|5

回来干什么,你不能再失去的时候才怀念中国的好

---青果|天津|5

别回,不欢迎

---绿林|海南|5

主要还是移民的中国人不够多,多了就能反客为主。比如黎巴嫩、法国~还有印度的加拿大

---王兆磊|上海|5

不利于润的话不要说。

---Ella|新加坡|4

人家说移一代永远是辛苦的

---Jack Xu 猫舞飞扬|加拿大|4

适者生存

---戴博泡泡的主人|新加坡|4

冷暖自知。谁爱去哪儿去哪儿

---胡王使(善水)|俄罗斯|4

这不就是围城嘛

---Thorns。|北京|4

一问都说不好[旺柴][旺柴]

---默者|四川|4

回来旅游的

---Vince|重庆|3

不要回来了吧,国外那么好

---Vince|重庆|3

害得我又要再读几遍意林才能恢复

---Kyle|上海|3

不习惯国外的生活方式+看病麻烦而已

---朱明之|四川|3

回国干嘛,去哪儿就把哪儿变成中国啊,这样哪儿都是家[奸笑]

---你是风儿,我是沙|加拿大|3

身边有一个疫情期间回去的,可是还是要把小孩送回加拿大上学,可是现在成本太高了

---Scott|上海|3

外国回来反润的不大有 倒是最近听说一个回来 做好中国护照剪角的[呲牙][呲牙]

---幸以|云南|2

主要是生活习惯和文化的问题。还有,解决了温饱,才能追求精神。所以才回国

---cloud|浙江|2

做好了…你再变真的很讨厌

---Stephen|上海|2

由于历史和文化原因事实是华人很难融入当地社会

---青山绿水|广东|2

还有户口吗,注销没。

---Hao Bieber|上海|2

没事 希望不要见到别的人来唠嗑 浪费时间 家长里短

---ZIZY|北京|1

既要又要还要,不可能啥好事都是你们的,这山望着那山高,真回来会发现国内一样不适合你们,国内生存压力职场也好营商环境也罢,试试就开始悔的肠子都青了

---三点水|上海|1

哈,这句是真理,有能力移民基本都不会去,去的大概率都是国内留不下来,不是说没能力而是跳一下有能适应也有不适应,看人;但始终那是别人的国家融不进,当后花园去玩玩就好。

---inky|山东|1

个人选择罢了,夫复何言?

---陈洁|新疆|1

哈哈哈

---悠隼|福建|1

回来?被那边扣的税怎么办,回来可没有医保了哦。如果永久绿卡,回来超过半年就等于主动放弃以前在那边的福利了。

---Jeff巨兔|辽宁|1

我出国是为了和海外华人住一起

---Divano|日本

一看几副中药下肚,就知道这些所谓排队回国的都是什么人了…..居然这年头了还有人信中药…这待在哪儿不缺心眼儿啊?

---表外表里|作者

有疑惑的人太多了,集中解释一下这点:莎莎好转的关键不是因为吃中药,是她没有在德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1、社区医生没有诊断出来;2、专科医生预约不到;3、德国当时有专门治疗新冠后遗症的机构,但她不知道,且后期因为爆满停止接诊了),所以回国之后,只要对症吃药大概率就会好转的,不对症也有心理安慰剂作用,因为她也有些抑郁了。另外我们表达也有缺漏,中药只是治疗发汗、失眠的问题,后面两个疗程是正常的医治手段。非常抱歉给大家造成阅读困扰了[玫瑰]

---番茄君|上海

你这文章很多人接受不了。那些移民中介,那些被意林洗脑洗麻了殖子,那些好不容易移民,但却在高犯罪率国家不想承认和回国的。看到你这文章跟他们相反的选择,肯定要破防。

---荣|四川

混不下去了回来

---环游世界|上海

支持博主 我最近也在关注我那些移民出去的亲朋 移出去的不会说自己选择是不对的毕竟花了大价钱放弃原有国籍 出去的 但是我真心觉得自己在这边过的很好 他们在那边也没国内好 当然嘴里不会承认的。说来话长 像移民欧洲小国家的 打起仗来 就是颗棋子。比如类似乌克兰!

歡迎評論
您的名字
您的郵箱
您的站點
驗證:   頭髮的英文單詞

【選擇設置(可以不操作)】
返回首頁     ·   返回[社會]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