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课堂说

  2022年7月3日08:20河南

  长久以来,铁饭碗是稳定工作的代名词,它意味着旱涝保收、待遇优厚、光鲜体面。尤其是在大多数长辈人眼里,刚刚毕业的学生以及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能够得到一份铁饭碗工作,是极其的庆幸和欣慰的。

  不同于铁路行政等方面的铁饭碗工作,科研领域的铁饭碗工作在社会中具有更高的威信。在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我国为培养高水平科研人员投入了巨额资金。然而就在最近几年,一场关于知识分子的铁饭碗离职潮,却越刮越猛。

  一、编内编外

  众所周知,铁饭碗是一类体制内工作的代名词。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所写到的,体制就好比一座城,城外的人挤破脑袋想进来,城内人却想从这围城的束缚中脱身。

  对于中科院的科研工作,我们普通人看来都会觉得这是一份十分高尚的工作,能从事这样工作的人,必定是从层层考验中脱颖而出,有良好的学历背景和科研能力的高材生。他们背靠着国家优厚的薪资待遇,有着光明的前途。然而就是这些能够从事高端职业的人才,为什么会主动选择辞职,退出编制体系呢?

  在当前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人才流动是极为普遍的现象,这是人才资源配置最优化的科学选择。通常情况下,中科院科研人员可以保持在500人上下,但最近调查数据显示,仅剩下100余人。这前后落差极大的人员变动很难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离职原因

  就现阶段离职中科院科研人员的具体情况来看,其离职原因不外乎有两点。一方面一部分学者和专家认为,中科院的科研工作所能够给予的回报与自己的多年付出无法形成正比。中科院作为我国科研中心,其科研人员的学历基本都在博士研究生以上。求学之路漫漫,在专业领域耕耘时孤独,在探索未知时付出的巨大精力和心血,是局外人所体会不到的。

  更何况博士研究生作为高材生中的佼佼者,平时更需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当同班同学在社会工作中能够取得较大的经济报酬时,中科院科研工作仅能提供一份体制内的稳定工资,科研人员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

  另一方面,科研工作是复杂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而且整个科研环境属于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会使科研人员身体长期处于濒临透支的状态。如果没有鞠躬尽瘁,向死而生的热爱,没有能够及时给予正向情绪价值的环境,仅凭短暂的热血,很容易消磨掉科研人员对工作的热情。

  三、 现今何处

  放弃中科院职位,退出铁饭碗体制内工作的科研人员都去哪儿了呢?这是这股体制内离职潮大家最关心的地方。根据调查显示,作为具有良好学历背景和科研能力的科研人员,在离开中科院后,大多数都会选择出国深造。

  究其根本,导致科研人才失的主要原因还要着眼于中国的高校。受不同高校人才专项培养目标和重视程度影响,针对科研人员的社会就业问题缺乏及时地跟进,导致毕业生就业难。而造成科研人员倾向于外国找工作的离职潮现象,还与国内整体薪资体系不完善有关。

  四、 中科院应对策略

  2022年既是高校毕业生找工作困难等级最大的一年,也是高考改革下广大考生志愿填报最关键的一年。中国科学院作为培养专业科研人才的高水平院校,每年报考的学生人数众多,中科院为了更好地培养应用型科研人才,全面实行学分制。

  针对修满学分的同学,不仅能够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而且还可以去辅修或者自修其他专业。除此之外,针对第三学年,中科院还给予学生出国交流的机会。以上种种科研人才培养策略,在帮助学生学有所成的基础上,还能避免其盲目地选择,形成更符合自己实际情况和个人理想的就业方向与职业规划。

  结语

  俗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的分工进一步细化,无论是中科院科研岗位还是其他工作岗位,都能给予优质人才充分施展个人才华和志向的广阔舞台和天地。而人才流动是极为正常的现象,希望广大青年学生能够树立远大志向,找准就业方向,在坚持个人目标的过程中,书写人生华章。

  除此之外,国家也要进一步完善科研工作的薪资保障体系,提高科学家的社会地位。根据科研工作和科学家的实际需求,持续推出鼓励政策,提高其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其更安心地在科研道路上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