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就能看懂中国人口问题,人口少子化和老龄化意味着国家和民族衰亡
正气歌声
2022-11-08
show 15818 reply 0
![]()
我国有着极其严重的人口问题,这已经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的问题。然而,却仍然有一些人认为人口雪崩是一件好事,认为只要中国人口减少了,他们就可以过上“好日子”。甚至还有人认为,如果中国人只有三亿,那么一定会非常“神气”。也不能全怪某些人有这样的想法,因为这句话是原计生委副主任潘贵玉的名言。
(潘贵玉名言:如果中国只有三亿人,一定会非常神气)那么,如果我国人口真的下降到了三亿人,就一定会非常神气吗?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只需要一个极其简单的数学模型就能够解答。我们假设有这样一个村庄,100人全是24岁,正好是男女各半一对一配对,在他们25岁的时候,他们会生育孩子,这个村庄的生育率严格维持在1.0(也就是所有女性终身只生育一个孩子),他们也都会在75岁时去世。26年,175人。(51岁100人,25岁50人,0岁25人)51年,87人。(50岁50人,25岁25人,0岁12人)76年,43人。(50岁25人,25岁12人,0岁6人)101年,21人。(50岁12 人,25岁6人,0岁3人)虽然生育率只有1.0,但由于这个村庄的人口很年轻,所以在前50年的时候,人口依然还有缓慢增长,直到第50年,人口才负增长。但从这一年起,这个村庄的人口就逐年减少,直到最后后继无人!虽然这个村庄的土地和财富都在,但由于没有了人口,这个村庄的命运最终也只能是消亡!或许有人会说,我们国家不止100人,也不可能正好一对一配对……说出这样的话的人,恐怕连基本的数学常识也不懂,只要多建几个模型就知道了,原理都是相通的。
不得起初的人有着怎样的人口结构,生育率小于2.0,人口是必然会减少的;生育等于2.0,人口就会长期保持平衡;超过2.0,人口就会增长。所以,如果我们想要维持人口,就必须要将生育率提升到2.0以上,因为人生总有意外,生下来的孩子的性别比也不可能正好是1:1。一般说来,相对发达的国家,人口生育率要达到2.1(平均每名女性要生育2.1个孩子)就可以维持人口平衡;而次发达的国家,要达到2.3.而我国1.3的生育率实在是太低了,竟然比日本还要低,东北地区竟然只有0.7!如果不提升生育率的话,要不了多少年,就会迎来人口的大雪崩,直至最终无人!以许多人理想的状况,那就是在人口下降到3亿之后,生育率忽然就会大幅提升,一下子升到2.1以上!这样一来,不仅人口数字“理想”了,人口也平衡了,因为在他们看来,老龄化只是一时的,只要如今的老人都没了,老龄化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只能说这些人真是太天真了,老龄化不是看老人的数量,而是看老人所占的比例。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得出来,老龄化是长痛,虽然老年人的数量确实在减少,但总人口也在减少,老年人所占的比例并不会随人口下降而减少。所以说,生育率是不可能自然而然就会上升的,而这世上生育率下降的国家,也不是一家两家。从这些国家得出的经验就是,没有一个国家在生育率小于1.5的情况之下,而将生育率提升到2.0以上的!可能会小幅度上升,但想要维持人口平衡,那简直可以说是痴人说梦!因为青壮年人口支撑不住了!老龄化太严重,那么就会拼命压榨年轻人,年轻人不堪重负,就更不想生育。于是,这也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老龄化永远得不到解脱,而人口也会不停地雪崩。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之下,想要在人口三亿的情况之下,一下子扭转人口劣势,让年轻人突然就爱上“生育”,那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如果生育率长期低迷下去,只会有两种可能,一是人口不停地下滑,在下降到三亿的时候,依然还会继续下滑!想想我国周边除了蒙古之外,都是人口大国,如果我们人口雪崩了,我们还会有安全可言吗?不说别的,就一个印度就够我们头疼了,此外还有二十几年人口翻番的阿富汗!二是学西方那样引入大量难民来“改善”我们的人口结构。如此一来,虽然确实会减缓老龄化,但这样的代价恐怕是我们所有人都不想承受的,看看南非、看看法国和美国,谁会接受这样的事情呢?
既然这两条路都行不通,那我们也就只剩下了最后一条路了:尽一切可能提升生育率,维持人口!想要将1.3的生育率一下子提升到正常水平,那其实是不现实的,失败的可能性极大!但笔者相信,华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即便别人没做到,我们也不是没可能的!而想要达成这一奇迹的前提即是,消灭一切减少人口有利的歪理邪说,全民一心!如果依然还有不少人认为人少有利,一心想要“躺平”,那么想要达成这个目标,只能说是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