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档,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满江红》可以说是赚得盆满钵满,成为大家争相热议的焦点,但笔者却非常不喜欢这部电影。
原因很简单,该部电影的编导似乎对历史很不尊重,犯下了好几个低级错误:
将“靖康耻”,断句成“靖/康耻”,不知道“靖康”是一个固定词语,不能拆开;
官博使用的宣传海报里,用“瘦金体”的字体来书写演员的名字——“瘦金体”是导致“靖康之耻”的宋徽宗的字体;
将岳飞的《满江红》里的“怒发冲冠”,改写成“心花怒放”的文案,毫不尊重这首词背后的悲凉情怀;
“心花怒放”的文案配图里,繁体字的“怒髪”,被错写成“怒發”,典型的错别字行为。“髪”和“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字,只是后来简化成了一个字。
官博使用“踏破山河”来作为文案,来源是岳飞那首《满江红》里的“踏破贺兰山缺”。然而,“贺兰山”象征敌国金人的大本营,而“踏破山河”的字面意思则是让“山河”遭到破坏,语义完全相反,并且是非常不好的寓意,根本无法拿来“恭贺新春”。
拿“踏破山河”来“恭贺新春”,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这样的噱头非但不高级,反而让人觉得很是愤怒。

连续出现好几个这样的错误(失误),很显然,编导方对于历史文化常识有着很多欠缺,对于这段历史也不太熟悉。
有人说,这种低级错误,错一个两个我可以认为是文化有限,全错还专挑精准踩雷的错,只能认为是故意的。
或许有人认为这是吹毛求疵,一些小错误,可以不必追究。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部电影究竟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
或许许多人会说,我们看了《满江红》,确实激起了我们的民族情感和家国情怀,你看岳庙有那么多人去缅怀岳飞、痛打秦桧。
其实不然,你会跑去缅怀岳飞和痛打秦桧,是因为你本来就有民族情感和家国情怀,和这部电影并没有什么关系。
岳飞的英雄形象和秦桧的祸国殃民,不需要这部电影来表达。
有很多人从演技、从剧情的角度称赞这部电影,但在笔者看来,这不过就是利用我们的民族情感和家国情怀搏眼球罢了,说得不好听的话,就是拿岳飞之死做人血馒头。
如果不服,就请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你的亲朋好友,遭遇谋杀惨死,法官抓一个神似、貌似凶手的替身,罚他跪你家门前或者小区门口,当众天天声情并茂地背3000字的检讨书或悔过书,你会不会因此就觉得解气了,仰天大笑,每天元气满满地上班去了?
然后你会说,让他活着,背负杀害你亲朋好友的罪责更有意义?
我们再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
杨靖宇将军殉国后几年,有个原抗联小队五人成功打入汪精卫的府邸,经过系列计算后队长牺牲,牺牲前临时策反了汪精卫亲卫队的队长,得到了接近汪精卫的机会。小队长一顿打斗,终于剩下半条命跟汪逆一对一了。结果……小队长居然用枪逼着汪逆在士兵面前唱一曲《义勇军进行曲》,还放了他,声称让他“遗臭万年”。
(汪精卫死不死,都不影响他遗臭万年)
要是你在电影院看到这个电影,你啥反应?
张导的这部电影,就是在故事推演过程中,bug不断,在结尾彻底崩掉。
笔者估计这部电影立项流程就是这样的,还剩两个月除夕了,电影公司看政策放开了,赶紧让谋子拍一部电影在春节档挣一笔。
编导想这么短的时间,赶紧找个不要钱的大IP,够刺激那种。一拍脑门,让秦桧朗诵《满江红》!然后再套个情怀,丰富内容。
再一拍脑门,家国情怀!再选个当下热门的叙事结构,年轻人喜欢哪种。
又一拍脑门,剧本杀+密室逃脱!然后选几个演技担当,几个流量担当,几个搞笑担当。
还是一拍脑门,那几个演员到位!中间再加点反转,从自己的《影》和《悬崖之上》抄点情节。
齐活!

 

真的,对于这样的电影,笔者实在是无法共情。可它就是能够利用我们的民族情感和家国情怀来圈钱。
满眼看过去,岳飞唯一的作用似乎就是为了给他们记录票房。作为影片宣传的主题,官博既没有文化,也不想了解任何和岳飞有关的常识。
电影里让秦桧背诵满江红,电影外用秦桧的洗白给自己喊冤。家仇国恨的事情,他们用“笑到最后”来当噱头,这已经不光是没文化的事情了。
说句其心可诛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