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夏英雄志》绪论:我们民族需要“愚忠”的人
如今的这个社会,可以说是群魔乱舞,某些人故意颠倒黑白,诋毁民族英雄,为那些汉奸狗贼张目。
在某些所谓“专家学者”眼里,吴三桂、洪承畴、尚可喜、施琅等人是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不仅给他们撰文洗白,还给他们建各种各样的纪念馆,甚至还拍摄电视剧来歌功颂德。
如果日寇胜利了,恐怕他们也会说汪精卫是了不起的豪杰和英雄,会尽一切办法证明汪精卫的投降是多么的正确和光荣。还有人说史可法不该坚守扬州,那样就可以保全扬州数十万百姓的命。所以,“扬州十日”的责任全在史可法和扬州军民身上,不抵抗不就不会有这样的惨案了吗?他们认为自己的话很有道理,但很明显,这是混帐到不能再混帐的言论。按照这个道理,只要被侵略就要投降,因为反抗就要死人。非但要投降,而且还要为虎作伥,如果惹得侵略者们不开心了,要屠城了,这个责任又得我们的百姓来背了。“扬州十日”的全部责任只能是清廷和汉奸狗贼们来背,同样的逻辑,抗战时期的“南京大屠杀”的全部责任也只能由日寇来背负。某些人,为了给侵略者和汉奸狗贼洗白,已经到了丧尽天良的地步了!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不要说那些封疆大吏和士大夫,就是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也明白不能投降,反抗到底的道理。就像抗日战争时期的农民,可以说没有什么家国意识,也没从国家得到什么好处,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可是当听说打日本人时一样不惜命。川军邓锡侯部出川抗日,由于人手不足,照例抓壮丁。理所当然地,这一路上至少跑一半。可当邓将军说这次是打日本的时候,这些壮丁路上一个都没跑。这些人基本上都战死在台儿庄战场上了,几千人就回来几个。当他们得知是去打日本的时候,其实也知道这次是不可能再活着回去了,但他们依然还是义无反顾。你说他们够愚忠了吧,他们虽然目不识丁,也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明白他们是中国人,是华夏的一份子,必须愚忠,不然妄为人也。
笔者相信以文天祥的素养,他应该是精通易理的,知道王朝更替,自古使然,也知道自己刚好赶上宋末的阳厄之难,已然说是无力回天了。元世祖忽必烈请了德佑皇帝亲自来劝降,但文天祥依然不为所动,最终被元廷杀害。同样的道理,李庭芝和姜才死守扬州长达十个月,在此期间,临安已被攻破,皇帝和太后沦为蒙古人的俘虏。但李庭芝接到诏书后,微微一笑道:“我只听说过奉旨守城的,从来没听说过奉旨投降。”于是他焚书斩使,继续坚守城池。最终他和姜才被捕后,被元军所杀。(李庭芝后代展示李庭芝画像,这是何等节烈的奇男子!)李定国在得知永历皇帝死讯之后,悲痛欲绝,很快就病逝。临终之前,他再三交待其子和部下,就算是死在荒郊野外,也坚决不要投降清廷。这样的故事不胜弥举,不管面临什么样的绝境,华夏志士们也依然不肯投降,沦为异族侵略者的奴隶。在某些人看来,这就是所谓的“愚忠”,为何不学习洪承畴、尚可喜、施琅等人“顺应潮流”呢?投靠异族侵略者,虽然可以苟合性命、赢得一时的荣华富贵,但必将会是遗臭万年,遭人唾弃。某些专家学者妄图逆民心而动,给这些汉奸狗贼翻案,召开各种座谈会,建各种纪念馆,但最终他们必然会是失败的。他们将会和这些汉奸狗贼们一起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而那些反抗到底的烈士们,将会永垂不朽,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如果我们连这样的事情都做不到的话,那真是太让他们寒心了,我们这个民族也根本不配生存于世!但只要还有族群和利益的纷争,我们就永远不能放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永远要以那些“愚忠”的先烈们为榜样,为民族的生存和壮大竭尽全力。而实际上,如今之世并不太平,暗流涌动,族群之间的争斗永远也不会停止。既然如此,我们就更不能掉以轻心了。
如果将华夏志士们的各种救亡图存的行为斥之为“愚忠”,不颂扬他们,反而去给那些遇到强大的异族就投降的汉奸狗贼歌功颂德,这样的民族就是一个肮脏的劣等民族,也没有了生存下去的必要。延伸阅读:
对英雄最好的纪念就是讲述他们的故事、传承他们的精神——《华夏英雄志》序
小学生参观洪承畴故居,这是要向我们的下一代灌输投降精神吗?如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荒谬绝伦
尚可喜在广州屠城、残杀同胞七十余万,某些学者却称其为“民族英雄”,为其建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