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后人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秦桧的奸臣之名不但让世人不齿,也让其子孙后代羞愧不已。
若是在历史上给奸臣排个榜的话,秦桧绝对名列前茅,可以说,秦桧已然是奸臣的代名词了。
然而,在如今却有人著书为秦桧翻案,这本在香港出版的《秦桧大传》掀起了社会舆论的滔天波澜,而其作者,是原海南省社会保险事业局局长邓光华,一个厅级干部。

一年多前,邓先华在他的微博隆重介绍《秦桧大传》这本书,书中对秦桧的介绍引爆了社会舆论:
不仅将秦桧定义为“南宋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救时真宰”,还为其歌功颂德,称其为 “为造福苍生、结束战乱做出卓越贡献”,力图为其历史定位翻案,为秦桧身上背负的 “万古奇冤”打抱不平。
邓氏书中的内容与网友心中“结党营私“”主和投降““陷害岳飞”“金国奸细”的秦桧形象可以说是南辕北辙、大相径庭,于是争议由此而起,引爆舆论在所难免。 

但就此事而言,与作者的前厅级干部的职务未必有关系,对于历史人物,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事实上也是如此,随着历史考证的逐渐精细化,很多历史人物也逐渐形成单一的脸谱形象,变得逐渐立体起来,很多历史人物也有了多样化的解读:
比如隋炀帝也曾留下大运河的功绩,对于泼在他身上的那些脏水,许多人也颇有微词。
再比如说民间广为流传的杨家将故事中,潘仁美的原型潘美并非奸恶之臣,而是一位有大功于社稷的股肱之臣。
但把秦桧从一个奸臣国贼的定位扭转到 “救时真宰”这样的时代英雄,能否站得住脚,显然需要更加广泛客观的评判。
秦桧太出名了,从南宋后期到现在超过八百年,他跪了八百多年,上至白发老者下到垂髫小儿都认可其奸臣、国贼的名头,其青史之上的定位便如同其夫妇铁铸裸身跪像那般“万古长存”。
甚至于其后世子孙为了和其划清界限,留下了开头那两句传诵几百年的长联。无论是宋史还是说岳传,抑或戏文或者现在形形色色的影视剧,对秦桧的评价几乎没有异样的。
在正史之中,秦桧独揽相权长达十九年,在此期间畏敌如虎视敌如父,嫉贤若仇,党同伐异,朋比为奸;在这期间,南宋良将赋闲甚至惨遭迫害,边备废弛,曾经辛苦打下的土地一点点的成为其取悦金人的筹码,而付出如此代价所换来的却是一纸宋金和议(《绍兴和议》,也即公元1141年和议)。
这样屈辱的和议在《秦桧大传》中竟被称颂为“造福苍生、结束战乱”之类的“丰功伟绩”,如此解读让人瞠目结舌的同时也难免让人拍案惊奇。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秦桧当权时,南宋百姓也未曾因为其权势滔天而稍减对其的憎恨,朝野也未曾为其因为所屈服,韩世忠之面折,施全之舍身行刺,临安市井小贩“油炸脍”(油条)的流行,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是不同阶层的南宋军民对这一位“大人物“真实情感的折射,而这些又通过一代代小说家言、评书戏文代代流传,一直到今日,传诵千载而不息。
即便在南宋都不能改变其奸臣形象,到了今时今日,反倒著书为其打抱不平,把史实记载歪解,把事实真相涂抹,未免有些荒唐。
换个说法,用充满主观色彩、无视几百年的正史野史、官方民间的结论而肆意狂言,想要凭借牵强附会就把秦桧的跪像扶起坐正,简直滑天下之大稽,注定将成为亿万炎黄儿女口诛笔伐的对象!
秦桧,已经不仅仅是南宋一个卖国政客,而是中华历史上所有奸臣的化身,卖国贼的缩影,无论谁想要妄图改变,注定枉然。
这些人之所以会写出这样的一本书来,并非他对于历史有着深刻的研究,也不是找到了什么新的颠覆性的证据,而只是他想要以一种哗众取宠的观点来搏人眼球,将自己内心肮脏的思想表达出来。
如果任由这些人的阴谋得逞,那么保家卫国的功臣良将将会成为卖国贼,而那些卖弄权术、陷害忠良的卖国贼反倒成了有着不得已的苦衷的栋梁之材。

(据该作者所说,为秦桧抱打不平的人还不少)

如此一来,谁还会豁出生命去保家卫国呢?直接投降算了,那样非但不会有性命之虞,不仅在生前捞足了实惠,还可以享受千秋万世的身后名。
长期以往,只会让无数矢志保家卫国的仁人志士心寒,我们民族也必然会沦为行尸走肉,失去了自己的灵魂和生气。
这样的一个民族,注定很快就会被他人所取代,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